第七十九章(3/4)
翊钧知道,但是母后和张首辅,就是压在年轻帝王身上的两座大山,是操控帝王生活的缰绳。朱翊钧没有对任何人说,这样的生活,他也觉得辛苦。有时心里起了逆反心思,他是皇帝,举国之力供养他,他为什么要这么辛苦,比田间的老农都不如。就是前面几个皇帝,大有任性妄为之人,但每每都受限于母后和张首辅,又老实规矩的当回一个明君。
但朱翊钧稍微想一下二十年后,随即就摇头,他不知道他二十年后会是什么样子,但是绝对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不想上朝就不上朝,想去坤宁宫就去坤宁宫,把那些虚头巴脑的规矩都废除掉。读书想要就翻几页,绝不会像现在,每天勤勤勉勉,读几页书都有定数。
那么皇帝怠政是皇帝长期持政后期必然出现的弊端,杨贵妃只是一个借口吗?如果没有杨氏兄妹骄奢过度,杨氏一族身居高位,身负圣恩,却只知搜刮民财,引起民愤,又怎么会有安史之乱?
太祖建朝时也是观史上外戚干政的种种恶果,立下的祖宗家法,皇后从平民出,皇后母族只恩封,无实权,后妃母族的恩封更是慎重。朱翊钧想,就算他现在宠爱一个杨贵妃,也不会引起安史之乱。
即便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只是后宫骄奢,只要不涉前朝,又能翻出什么花来?皇帝想对他的女人好,谁又能说什么?
下了朝,回了乾清宫,朱翊钧还在想这个问题,然后又把王容与的回答一句一句的回响,突然笑了,落笔写信让张成送到坤宁宫去。
张成不解明明只要抬脚去坤宁宫的事为什么非要写信,只能归于陛下和皇后娘娘的情趣,一路小跑的去送信。
从两宫处请安回来的王容与已经换了常服,昨天来弹琴的两个侍选,今日又来了。昨ri ben来就不是特意为了朱翊钧才召了两个侍选过来,王容与这几日都是请的这两位过来弹琴当个背景乐,王容与说朱翊钧赶巧并不是玩笑话。
昨日还娇艳欲滴的侍选,今日坐在琴前都有些无精打采,王容与察觉到就问了一句,宁侍选鼓起勇气对王容与说,“陛下昨日如此评价妾身,是否妾身已经没有资格再侍奉陛下?”
王容与看她,盈盈美目里都是不安,显然昨天被叫回去后,担忧一夜,无法安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