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模型(2/4)
这一次,陆景明上传的是一个基于超弦理论的物理模型。在这个模型之中,在某些特殊的、极端的情况下,巨型气态行星基于内部的某些活动,会在核心营造出短暂的可以进行核聚变的环境。再配合后续一系列堪称复杂、严苛的环境要求,核心处的核聚变可能会产生连锁反应,最终将整颗行星点燃。
在这个模型之中,这种核聚变模式是不可持久的,在自发产生一段时间以后,便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渐渐平息。而这,也符合木星被点燃之后不久就自行熄灭的现象。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模型。要验证其是否正确,是否自洽,必须要通过超级计算机来进行。幸好,在吴清河将军的支持下,陆景明获得了近乎无限制的超级计算机算力使用权限,可以及时的验证自己的推测。
此刻,计算结果还没有出来。但陆景明心中已经有了几个疑点。
其一,就算这个物理模型是正确的,它所需要的环境也太过苛刻,单纯由自然演化和巨型气态行星自我环境变化营造出来的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当然,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还必须引入一个外部影响的变数,但经由外部影响而被动产生这种环境的难度也极其之高,高到让陆景明同样感觉脱离了现有的物理理论范畴。
其二,在现实环境之中,人类从未观测到有关这种变化模式的任何迹象。在太阳系内的气态行星上,在太阳系外的气态行星上,甚至在某些褐矮星上都从未观测到过。这固然可以解释为要求太过严苛,概率太低,但是连一些初期迹象都没有观测到过就很难解释了。
总体来说,陆景明对这个模型的信心并不算太高。
又等了大约十二三分钟的样子,结果顺利返回到了陆景明面前的电脑终端之上。看了一眼结果,不需要再一次详细计算,陆景明便叹了口气。
这个模型是有漏洞的。它并不成立。
在超级计算机的精确计算之中,这个模型在三个重大关键节点之中存在较为隐蔽的计算错误,同时遗漏了数个关键公式的参数修正。
这意味着,哪怕这个模型所要求的一切严苛条件全都满足,气态行星被点燃这种事情也根本就不会发生。因为这个模型本身就是错误的。
陆景明与三十余位专家殚精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