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评议(2/4)
属于从一开始就在执行的方案。
所有人心中都清楚,这完全是治标不治本。只要根本矛盾不解决,在其余方面做再多工作,最多也只能将崩溃来临的时间拖延一点而已。
留给人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带着满心的沉重回到家中,吴清河原本打算给陆景明打个电话,问一问他的进展,但号码已经拨了一半,又自己放弃了。
如果有进展,陆景明必然会第一时间通知自己。而没有进展的话,自己的询问,除了给他带来压力之外,不会有其余任何用处。
“希望你那接受过基因改造的脑袋真的能给我带来一点惊喜吧。”
此刻,夜已经深了。海原大学物理所之中,视频会议仍旧在进行着。
与会的专家数量已经增加到了几十个人。每一名与会专家手中都拿着一份有关陆景明计算结果的详细证明过程。不时有专家发言,对计算过程之中的一些疑点提出疑问,陆景明则现场给出解答。有一些无法凭借人力计算的数据,还会现场接通超级计算机,调集算力进行运算。
这大概可以算是一个紧急版本的同行评议会。以往时候,这个过程会拖的很长——陆景明要写出一个详细的论文,交给不同的专家团队,专家们提出质疑,陆景明再补充,如是来回许多次,一直到论文得到了同行专家们的认可,才可以将其发表出去。
这个过程通常最短也要半个月的时间,长的话就不知道了,拖一两年的也有。不过现在很显然没有那么多时间让人们去浪费。
同行评议自然有其必要性。有时候,一个理论或者公式的出炉,会存在着许多连作者本人都没有发现的疏漏。同行评议,邀请同行们进行挑错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完善理论基础的过程。一个人的智慧毕竟比不上多个人。
此刻,有许多专家从不同角度提出的质疑都是陆景明以往从未想到过的。这让他不得不现场临时做出了许多数据和计算的补充。但幸好,这个理论从整体上还是经受住了苛刻的同行们的考验。
当最后一名专家也表示自己没有疑问,且认同了陆景明提出来的理论之后,陆景明终于松了一口气。
那么下一步,就到了用这一套理论,去验证其余事物的时候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