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来信警示(2/4)
些别扭。
小宝悄声问过自家爹娘,蔡氏跟李志存当然也不会将这事儿同一个孩子说明,平白叫他们忧心,也只糊弄了过去。
一家子吃了一顿没滋没味儿的饭,因怕几个孩子害怕,几个大人只闲扯了几句家长里短。
这五日春归过得提心吊胆,小凉山的乡民们依旧过着自个儿的日子。不论是李老爹夫妇俩上来看望蔡氏,还是里正媳妇儿将程天保愿意种上两块番薯地的事儿来说明了,春归都装作无事的模样,跟往常一样招待了,又说了几句话,再好好地给送走。
日子跟往常一般无二。
渐渐的,镇上一个外出游商回来,同左邻右舍说起京都的大买卖,镇上的人才知晓了春归琢磨的手绘瓷器在郭家的运作下在京都受欢迎得很,好多达官贵人都要买上一买。
得知春归这双巧手做出了多少好东西,一时之间,春归风头无量,就连去年新上任的县令也托人到郭家买了一套瓷碗回家用上了。
春归跟郭如意都明白,这是周家帮着造势起了作用,如此春归便已摆在了京都和镇上两块明面上,一动一静谁都知晓。
等书信到了京都后,已是五日后的正午,这五日,知行祁佑推拒了一干举子的邀约,只在宅子中准备殿试,殿试要考的策论题无非就是治国齐家平天下,往年的策论题目皆由周晗整理了给他们送过来练手。
时移世易,往往是富庶时谈齐家,动乱时论平天下,如今天下太平,圣上几乎无家国之忧。
唯有一点,国库空虚。
正午时,祁佑三个正一块猜测策论题。
思来想去,最终将今日的题定在了如何充盈国库上。
这显然不是这几人的强项。
周晗摇头道:“我爹虽是吏部的,却也时常说起户部那些大人们每日被圣上催着开源开源,可说得容易,做起来却实在困难。”
只因去年那场大旱波及甚广,南北各有程度不一的灾害。百废待兴,日子总能过,可难就难在怎么兴。
“连户部都没法子的事儿,若圣上真叫我们一帮只读书未经世的学子来谈论,也太过草率。”
几人几番思虑下,虽不以为那皇帝真会将充盈国库作为策论题目,但这确确实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