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打起来了(2/5)
孩子也并非是贪恋高位之人,官职高低自有圣上抉择。”
“……只我前不久也问过。”
周侍郎抬眼,皇帝显然来了兴趣:“他们如何说?”
两个穷苦出身的孩子,又尝过不少人情冷暖,自然是身居要职,一飞冲天来得自在,不然这两个又怎会生了心思来科考呢。
周侍郎想到知行跟祁佑两个不符少年稚气的沉稳,笑了笑:“他们二人道"有人居庙堂,自要有人安地方"。”
周侍郎抬手一拜:“他俩愿意安地方。”
……
朝堂之内一瞬安静,那尤老太傅直直看过去,一双苍老却仍有神的眼睛里俱是惊讶。
在旁的一众官员纷纷张了张嘴,又闭上,似也是不敢相信。
在这儿几十个官员,年轻时没有一个不为留在京都而奋起直追,往日种种,案牍劳神,虽有大义,也确有私心。而一些纯臣,在京都荣养多年,也快忘了年轻时的一腔热血。
此刻听到这样一句,那些长眠已久的岁月也忽的扑面而来,叫满朝官员措手不及。
尤老太傅不由得感慨:“是两个好孩子。”
再看座上的皇帝,也早已陷入沉思。
良久,才笑道:“倒是有许多年未见这样的孩子了。”
说着转头朝尤老太傅道:“老太傅,朕记得父皇同我说过,当年你也是这般言语,叫皇祖父高兴了好几日吧!”
尤老太傅眼神悠转,似在回忆,回道:“言犹在耳,一晃也几十年过去了。”
前两朝不比如今,早前朝代不稳,乡民暴乱,冤假错案时有发生,以尤老太傅为首的一众官员走往各地。彼时一同安地方的同僚如今也死的死,退的退,留下一个尤老太傅因有太傅之名,一直留在朝堂之内。
而这两年一派太平被一场大旱搅动,地方官员才是最短缺的,这也是此次科考,皇帝的最终目的。
祁佑的一句话,确确实实说进了一些老臣和上面这位的心里。
周侍郎端看一众人的面色,心里提着的这口气也渐渐地平了。
这两个小子还未入朝便赢得了盛名,哪怕存了安地方的心思,十几年后这朝堂也未必没有他俩的名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