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窑洞选址(4/5)
道:“这几日与知行一道各处走访,两地的地貌图皆在上头。如春姐之前所担忧,试行地一事从人手到选址再到开窑洞,都不是易事。”
他点了点春归手里那张:“正巧那日祭拜爹娘,见山头多有平缓处,请教了开窑的师傅,小凉山那处也是一块好地方。”
春归不由得一愣:“原来那日你俩竟是在查看地貌?”
看他点了头,春归又看向手里这张圈划的图纸,下意识问道:
“这是打算定在那处?”
他认真道:“既是块好地方,自然选在了那处。”
听得春归不吭声了。
瓷窑分官窑跟民窑,当初郭如意带她去到镇郊的那一处是民窑,多为商户所用,而祁佑与知行奉命行事,若定的窑洞必是官窑。
官窑是何概念,从窑洞到工人皆受于朝廷,工钱津贴一律出自朝廷,皇帝既是有心将手绘瓷器给做下去,那这头一批工人所受的保障定非寻常人能比的。不说工人,窑洞附近摆个日常的摊子怕是也要挣个盆满钵满。
换句话说,小凉山那一处要是出了一个官窑,跟长了个金疙瘩无异,繁荣指日可待。
她沉默半晌,偏过头看向正静静地注视着自己的少年。
连日来的忙碌与决策叫他整个人已有了渐定的气势,眉眼间温柔与凌冽交替,已看不出从前凉薄的性子。
想到从前他一言一行里皆是对众人的冷漠,再看到今日的他,春归不由得缓了神色:“乡亲们定会感激你。”
岂止是感激,这样天大的好事落下来,怕是要烧香拜佛替祁佑立长生碑了。
祁佑看到她眼里的欣慰与赞赏,轻轻一笑:“春姐只当我在其位谋其事,两县各两处官窑,一南一北,不是小凉山也有其它地方。”
春归勾了勾嘴角,而他最终选定了小凉山。
两县共四处窑洞,这两人忙碌近半月,终是定下了。她细细想着,工人好找,只要是卖苦力,谁人都可以。而一批在里间的手艺人却难寻,少不得要费些心力。手绘瓷器不比寻常的瓷器,不仅是烧窑的火候,瓷器上作画便要难退一帮人。
她想得出神,没发现身旁的人看她的神情已愈加柔和。
直到袖口上的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