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不按套路出牌(2/4)
学习,不要班门弄斧比较好。”
“这话不对,当着专业人士的面,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随意下结论,那叫做班门弄斧,有理有据,深思熟虑之后的,叫做阐明观点。”
戴煦很随意的说,说完之后,忽然又变换了话题,问道,“你知不知道尸体在土壤当中腐烂的速度?”
“上课的时候有学过一些,不是很详细,我记得怕不是特别准确……”方圆努力的回忆了一下课堂上曾经学到过的东西,“大概是暴露在空气当中的话,暂时不考虑气候、温度和降水之类那些客观因素,单纯说大概情况的话,暴露在空气中的尸体可能需要一年左右才能白骨化,水里和土壤里会更慢一些,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8:2:1的速度吧?如果想现在这样是冬天,天气干冷,那不管是哪一种速度都会降到非常非常慢,甚至根本就不腐烂。”
“那假如说,把尸体上面的肉都尽量剔掉,只剩下少量残存在骨骼表面,以这样的形式被埋到地下去,等到春天,地下温度回暖,冰雪都融化了,土壤湿度也增加上去,尸体表面残存的那少量的肉就会开始腐烂,如果咱们没有接到报案,说是发现了疑似人肉的东西,那么过很长一段时间,终于有人发现了埋在地下的尸骨,到那时候,可能尸体搞不好已经完全白骨化了,这样一来,在判断死者的身份和遇害时间的这些事情上,就会受到很严重的干扰。”
戴煦像是在跟方圆聊天,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方圆听了他的话,却觉得好像忽然之间脑子里就开窍了一样,戴煦方才和自己一问一答之间,其实是在用这样一种随意的方式阐述自己关于为什么被害人的肉被从身体上剔下来这件事的观点。虽然方圆之前考虑的那两种可能性也完全说得通,但是相比之下,戴煦的这个结论显得合理性更高,并且更加周密严谨,自己此前观点中提到的第二种可能性被戴煦的推测一比较,就变得几乎站不住脚了,如果凶手只是想要在抛尸的时候减轻分量或者缩小体积,肢解尸体就可以实现,又何必大费周章的把肉从骨头上面剔下来呢? “原来凶手这么做的理由是为了在被害人尸体被发现的时候,能放个烟雾弹,迷惑警方的调查视线,干扰调查方向!”
方圆恍然大悟,看着开车的戴煦,忍不住对他有一点刮目相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