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合作章程(3/4)
石之中,金的含量超过了6克,这可比之前,足足多了十倍,银的伴生也不错,达到了42克每吨,这样的矿,即便在后世也算的上是不错的矿产了的,更何况采矿不算发达清末,只要把这些给弄好,就是一笔庞大的财富,说是金山也不为过。
现在,一体机的速度,每天可以分解144方的矿产,平均比重3的矿石,也就是432吨,2592克金和18114克银,只要两三天的功夫,购买棉种的钱也就够了。
“元钊在么?”
门外传来叫声,杨元钊把桌上的银元和金条收入到一体机内,一体机大厅不大,却足以容纳下这些东西,也算是一个小的储物器,打开门一看,刘澍和杨悦联袂而至,正微笑的看着他。
“元钊,我跟季堂回去商量了一下,决定做了,既然做,就要做大,我们今天一天,联络了土地,差不多有90顷。”
杨元钊微微有些动容,90顷,9000亩,这个土地,不小,比他之前想要小打小闹的投入,不可同日而语,杨悦注意到了杨元钊的疑惑,道:“棉种的问题不用操心,只要我们决定了,10天之内,都可以从上海发过来。”
上海,杨元钊微微有些松了一口气,他还以为是在美国呢,如果漂洋过海的话,天知道能不能在四月投入,棉花这种作物,对于时节的要求极高,错过了时节,那就只能够等待明年了。
“我列了一个章程,元钊看下吧。”
刘澍递上来了一页纸,民国竖列毛笔字,还是繁体,让杨元钊多多少少不习惯,好在不算复杂,扫了一下,刘澍的意思比较清楚,刘家投入4000,杨家投入6000,占去5成,杨元钊以技术和资金,可以占去剩余五成,其中技术是一成半,也就是说,杨元钊如果想要真正吃下五成,还需要7000元。
杨元钊计算了下,杨悦手中的棉种,差不多就是3000亩,其他的六千亩,差不多还需要2000,这就是5000,至于化肥,差不多也需要5000,剩下就是土地使用和雇工,这些刘澍没有计算的很清楚,很显然,是要在以后添加的。
敲着桌子,杨元钊想到,他的计划非常大,种棉花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棉纺织厂才是大头,这就需要更多人参与进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