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析(3/5)
,这个功能,很直观,很方便,可能拿来做什么。
“你脑子不清醒啊,一体机最大的功效是什么,就是无障碍的组合各种合金。”
合金?叮当点名一体机的性能,让杨元钊眼前一亮,他突然想到了一体机的重要作用,材料,没错,就是材料。
杨元钊作为动力工程师,他很清楚,设计永无止境,反应到现实的产品之中,完成才是最最重要的,现实的产品就是材料,材料决定了成品的性能,比如赛车的性能,或者飞机的性能,直接来源于发动机,强大的发动机,可以让任何漏洞都弥补下来,可是前提是能否达到,历史上那些先进的舰船,飞机,汽车,都是在一定数量的动力标准下,尽可能的提升整体的性能,这种设计,才算的上是出色的,用最少资源做最多的事情。
后世,在二战之后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及以高科技为先导的新材料,新能源的应用,也跟材料有着巨大的联系,材料,永远是一个国家科技的根基,是所有研究的基础。
可是材料不是那么容易研究的,作为新兴科技的最前沿,材料仿佛是一个瞎人摸象一样,谁也不知道,自己接下来的路到底是正确的,必须要不断的去碰触,一次次的碰壁,一次次的失败,才有可能在亿万的可能之中,找到一点点成功的经验,新型材料,即便在后世,也不是个人能够涉足的领域,投资巨大。
就拿新型钢铁为例,一炉钢铁,少则数百,多则上千,再加上各种测试和实验,投入巨大,如果说几次能够找到一种新材料,倒还好,可是新型材料,添加了一丁点的添加剂或者微量元素,都会带来整个性能的巨大差别,或者只是少部分的性能调整,可以看到整个体系合金的性能。
在穿越之后,杨元钊最关注的,还是跟随着他穿越而来的材料,从普通的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的,甚至是钢铁等材料,都一一的做了扫描和储存,原因无他,后世哪怕是再简单,再普通的材料,也是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熟的使用到了整个世界每一个角落的材料,除了宝马发动机的材料,剩下的,大部分都是整个世界用途最广,也是性能比较好的材料。
曾几何时,他也想过,要研究材料,却被巨大的门槛和投入给阻止了,以他现在几个工厂,不过是几百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