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四个任务 三(2/4)
乎诸如专业知识,学术成果之类的,只要拥有开创性的眼光,有能力带领一个行业向着顶尖攀登,就能够得到认可。
想到这里,杨元钊忍不住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之前,他还觉得一体机的标准太高了,可能学科带头人和教授,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标准,可是杨悦成为学科带头人之后,杨元钊算是明白了,这或许就是叮当曾经说过的运气。
类似这样的学科任务,深层次去想,不止是一个农业而已,这个时代,很多行业还没有开创出来,比如细分解的石油化工领域,无数高分子化合物,还有后世才兴盛的材料学科,这些,在这个时代,甚至连基础都没有,这就把中国跟世界各国,都拉在了一个同样的水平线上,这些未涉足的学科,要的不是基础,不是科技实力,虽然这些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就是奇思妙想和开创性的精神,或许,以后接触到了类似的任务之后,可以选择一些这样的学科,来开创一下,只要找到跟杨悦水平差不多的,根基扎实讲师一级,在他的指导之下,就可以成就一个世界领先的学科。
继续在详细项目之中寻找,杨元钊在后面还找到了一个完成度在12.5%的项目,点开一看,居然是应用水泥研究,学科带头人是李明生,只不过,跟杨悦不同的是,李明生并没有得到学科带头人的称号,在学科带头人的进度条上,他只是达到了24%,也就是意味着,他正在向着学科带头人的上面发展着,却因为基础,或者研究性上面的一些原因,跟这个目标,有着较大的距离。
杨元钊继续的向下寻找,仔细的检索所有的项目,除了水泥和农业,就没有其他的项目了,还有里面的一些标准,学科带头人基本上已经有谱了的,事实决定,真的是跟他以前想的一样,杨悦,甚至比杨悦更低一点的水准,必须要受到相当的教育,就拿李明生作为例子,他虽然借助着经验,拥有极强实操能力,可是基础知识的缺乏,是他最大的问题,不能够举一反三,只能够在杨元钊指点好的道路上面前进,这跟杨悦的自助研究,有着巨大的差别。
到现在,杨元钊基本上确定,水泥这个学科,恐怕要走到尽头了,李明生用了几十年时间,形成实操强于理论的态势,不是他恶补一些科学知识所能够弥补的,最少不是短时间能够弥补,要想完成这个任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