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估算产量(3/4)
算出一个大致的区间,这点,采集的样本数量越多,越是靠近的成熟日期,这个数据就越发的精确。
杨悦也准备做棉花产量的数据计算,这有利于估计整个包垦公司农场的棉花产量,为以后深加工或者粗存,打下良好的基础,可是却不是这么早,最快也要到一个月之后。
可是杨元钊的催促,甚至是人员上专门抽调了人员来做这项工作,这就让杨悦在迟疑之下,答应了他的要求,这不,一场大规模产量预估就开始了。
210公顷的的土地的,从中间挑选300亩,算是一百抽一,每一亩之中,选择超大,大中小和超小五种棉套,详细的测量尺寸和大小,总结全部的挂桃率和数量,最终得出比较清晰产量数字,再套入到美国那边固有的公式之中计算,最终的出来预估的成果。
“快算,快算,我不着急!”杨元钊口里说的不着急,可是焦急的表情和嘴里不停的催促,尽显无疑,杨悦摇摇头,这个看起来稳定的兄弟,也有这么着急的时候,不应该啊,棉花的产量,直接关系着包垦公司的收入,可是那是几个月之后的事情,现在又有什么需要钱的地方么?
不过转而一想,杨元钊大兴土木,从面粉厂开始,一个又一个工厂建立,收了不少钱,可投入的也不少,或许,真的是没钱了。
杨元钊不停催促,杨悦却不着急,一共从农场抽调了1000人,3个人一组,分别在300亩的棉田之中,前前后后,花费了2天的功夫,耗费了巨大人力的统计工作完成了。
这些工人们,只是经过了初步的培训,最多可以知道数字,计算一下结果,真正的计算和代入公式,就要依靠杨元钊和杨悦,当然了,刘澍如果没事的话,也会被拉上来,可惜正逢月中,包垦公司的许多报表,也都在这个时候汇聚,包垦公司开启的业务较少,没有什么关键的东西,可是该处理的数据,却一点不少。
所以,1000多人记录的原始数据,还有一些每一亩的土地情况,肥料情况,水情况,植株生长状态,都在这里记录着,不说是堆积如山了,却也厚厚的一叠。
杨元钊和杨悦一人一半,杨元钊负责最基本的,数据的计算和核算,算出来一亩地的大致产量,他计算的部分,基本上都是超过100斤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