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拖拉客车(2/4)
18世纪,甚至17世纪,在铁路刚刚出现的时候,在马拉车厢的时代,单节车厢可以接受,那个所谓的钢铁大桥,是纸糊的么?
正是这一次次的遭遇,让工人们默然了,连相互之间的聊天也很少,心中唯一考虑的,就是自己的命运,在这个贫穷的清国,等待他们的,到底是什么,会不会这一切,都是一场骗局,可是他们140个人,都预付了3个月的薪水,这可是数万马克,一起来到中国的船票,加上路上的伙食,花费巨大,他们有什么好被图的。
“看那是什么!”车厢之中,一个工人指着外面,大声的叫道,声音之大,周围的人都听到了,两天多马车旅途,让人昏昏欲睡,突然一个工人大叫一声,让同样昏昏欲睡的众人,都振奋了起来的,难道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几乎听到的人,都探出了身体,看向外面,接下来惊呼声音不绝于耳,其他人也被惊动了,不约而同的看向外面,就在他们马车的一侧,一个巨大工地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差不多占地数千平方米,无数工人正在那里紧张的施工。
这些工人一路上,没有停歇,太原也只是歇了一夜,然后就兼程甘露,两天的时间,让他们快要到达绥远了,他们所看到的,不是别的,正是正在兴建之中的包头到绥远公路的收费站,这个庞大的建筑工地,是包头公路最大的建筑之一,是联络着包头绥远的重要枢纽。
之前计划之中的两条公路,一条前往张家口,一条前往太原,但是这两条路,跟包头之间,是有一小段的重合的,这就是绥远到包头的这一条路,从这里开始,向着太原,向着张家口的公路,在这里分道扬镳的,一个掉头向南,一个继续的东去,所以这里也成为了连接两条路的重要枢纽,这个收费站也是最大的,也是工程最长的建筑。
因为投入巨大,且关注的原因,这个建筑建设的很快,现在收费站已经初具规模了,三层的建筑,占地数千平方米,跟之前黄土高坡的贫瘠和落后,显示了巨大的差别,比不上上海外滩的繁华,可对比却足够惊人。
就好比在一个原始人的社会之中,突然出现一艘军舰一样,让人震惊,这座建筑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所有人都精神了起来。
正在这时候,远处传来了巨大的轰鸣声,一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