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八大晋商(2/4)
大部分的棉纺厂,都是从棉纱厂开始的,相对于棉布,机制的棉纱,就是利润最大,也是吸引众人的目光最多的。
杨元钊不知道,在他确定要兴建棉纺织厂之后,几乎惊动了包头大部分的势力,也是,修路这玩意,不过是一个远景,几年之内收回成本,投入巨大,就吸引了不少的人,山西大地主侯家,还有布政使的目光,别说的棉纺织业了,整个中国,除了官办的,因为贪腐太多,经营不善而破产,其他的棉纺织厂都是欣欣向荣的,谁不知道,棉纺织能够赚钱。
杨家,刘家,尉家的家主,甚至王家的家主,都兼程的来到的包头,至于早在包头蒋文厚,侯金盛等人,更是早就串联了一批地主,等待着最终的股权分配,不过这不是最终的结束,陆陆续续的,还有人赶来。
杨元钊对着织布机设置和改装三天的时间,这些人员也在汇聚的过程,当杨元钊终于完成了一项改装,拖着疲惫的身躯,从房间之中出来的时候,却看到了一脸焦急的杨悦,显然,他在这里等待的时间不短了。
能把醉心于的农业的研究,很少跟外界联系的杨悦都惊动了,可以说,事情大条了的,杨元钊把心中的疑惑压下,把焦急的杨悦让到一边,问道:“慢慢说,不着急!”
“我能不着急么的,你看看,几乎整个晋商都动了,不但是我们四大家,还有冀家,乔家,渠家,曹家,晋商的十大家的家主,就这么聚在了包头八家,还不说原来侯家,和蒋文厚身后的布政使,关系极为复杂,现在火药味十足,几乎是一触即发。”杨元钊喘了一口气说道:“现在所有人都聚在晋商会馆,我刚刚看的时候,差点没吵起来!”
听了杨悦的话,杨元钊有些明白,为什么杨悦这么着急了,换做之前,跟四大家合作关系,这一次,四大家在其中占据的股份不会少了,就比照包头公路公司的例子,四大家的比例绝对不会少。僧多粥少的,棉纺织的投资,会非常的庞大,这几家那个不是轻松能够拿出百万的,所以,争夺极为的激烈,甚至开始动用各自背后的关系了,谁也不会轻易的后推。
“季堂兄,不必担心,都到了吧?”
“该来的都来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小商人,不用去官他们!”
“这样啊,把人都给找来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