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棉花采摘(2/4)
快的,各家都知道了包头的棉花即将采摘的事情了。
这半年多以来的,包头的棉花种植,大家都看在眼里,5月份的时候,移栽,不少家里还购买了一部分的棉株,他们的棉株,几乎都在半个月之前,就采摘完毕了,成果非常的喜人,每亩地的平均,从原来的70斤左右,攀升到了180斤,皮棉的产量更是提升了3倍多,所有人都看出来了种棉花的好处。
平常的土地,只是一个累积,大部分的家族,之所以购买土地,是因为土地是一种资源,一种可以不断升值的资源,但是土地的产出,无论是跟钱庄银号,还是跟走商坐商相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长工耕种或许收入多一点,也不会超过2元,佃户来种的话,那就更少了,几万亩的土地,每年收获的,不过是一点粮食,在青黄不接卖出去,或许还能多挣一点,粮食下来的时候卖出去的,几乎没多少收益,不少地主只能卖出去一部分,剩下的,往往就放在那里,腐朽或者坏掉了。
棉花不一样,哪怕是现在种植棉花的人越来越多,可是棉花依然是供不应求的,从棉布,到棉袄,棉被,棉鞋,越往北方,这些越发的重视,过去,一般的收成在70斤以下,还是天照顾的情况,一亩地生产10斤左右的皮棉,可以销售三四元,可是种不了粮食,连续的耕种,还会让土地肥力下降,收入会多一点,也很快到手,没多少人愿意,现在不一样,多了3倍以上的皮棉产出,顿时棉花变得不一样了,虽然投入的成本高,种子,化肥,还有其他的一些管理,人力也高不少,可是收益也高,一亩地翻了10倍,听说包垦公司的更多。
这样的传闻,在整个包头的地主哪里,很有市场,知道棉花的人,对比自己的棉花,在比照包垦公司的棉花,他们就知道,产量应该是不如的,可是多出了多少,则需要权衡的,包垦公司早在两个月前,就已经单独的列出去了,作为一个主要做农业的公司,各方面的股权也剥离出来,另外成立了一个包头商业总公司统筹管理,现在已经成立的水泥厂,棉纺厂,面粉厂,砖厂和公路公司,甚至是钱虎的工程队,也都纳入到了这个商业总公司之中,暂时只是一个雏形,具体布置还需要慢慢的确定。
包垦公司的标准也列下了,土地纳入到包垦公司的管理之中,按照包垦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