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劝进(2/4)
可复出,实际上是一种遵循孝道的礼法制度。
苏锦点头道:“诸位说的对,但陶公若非自耕自种又何来《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这首雅诗一首:人生固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陶公此诗正是说明了衣食住行与人们所追求的‘道’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离开了任何一面,便失去了它散发的光辉了。”
简简单单的人生四件事,硬生生被苏锦上纲上线,上升到‘礼’的高度,苏锦自己也大为头疼,这不是在公开鼓吹‘奢靡光荣,节简可耻’么?但自己已经绕到这条路上,也绕不回去了,可不能自已打自己的脸;好在这是小范围的聚会,自己只需将在座的几十位洗脑则可,苏记只要拿到这几十家的阖府上下的衣服订单目的便达到了。
一番热闹之后,苏锦见好就收,也不能将《落花》诗社变成《落花》大卖场,看着李重的神色稍有不悦,苏锦便宣布到此为止了,只是连连作揖招呼诸位明日去苏记选料子选款式。
李重垂首稍一思量,似乎在斟酌着措词,终于道:“苏公子之才或可入仕,今后成为官家之下相公之职也未可知,何须将打好年华蹉跎在蝇营狗苟的利来利往之中呢?”
“在下正处丁忧期间,今年十月丁忧期满,在下便要补缺赴任了,否则我何来资格说你呢。”李重正色道。
苏锦笑着得出最后的结论:“所谓衣食住行概括而言均为‘礼’,乱世之中自不必言,我大宋当此太平盛世,衣则光鲜亮丽,食则精脍细烹,住则高屋大宇,行则安乐自如,非如此如何凸显此太平盛世?怀里揣着金锭子却穿破衣、食残羹,此乃无礼之举,于国于民均是无礼之举,决不可为。”
“孔圣人言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若非雅事,圣人何须出此言?”
“逝者如斯夫。”李重道。
诗社正常进行,苏锦为了安抚李重受伤的心灵,不但允许李重将自己的几首词带去汴梁跟其他诗社进行比试,还答应在需要他的时候亲自到场壮壮场面,李重紧绷着的黑脸这才喜笑颜开。
操舟老叟轻摇船桨,小舟轻行,老旧的船桨跟桨架摩擦发出的‘吱呀’之声使人心情归于平静,喧闹了一天之后,两人均不愿多言,一左一右分坐船舷两边看着湖光水色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