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迷局(2/4)
公开审理此案;苏家人为何如此做,恐怕是觉得事情有些棘手,生怕知府大人假公济私,借百姓的目光给予监督;而第二件事便是苏家失踪三日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成衣铺掌柜秦大郎的尸身忽然为人所发现,发现的地点恰恰是平日里孩童们每日都会去嬉戏玩水的三里桥芦苇荡,师爷难道不觉得有些蹊跷么?”
但是庐州府衙很快便放出消息来平息了议论,告示称:据仵作勘验,秦大郎确系投水自尽,无关人等莫要生造谣言蛊惑人心,各自静心劳作养家糊口云云。
经此人一提醒,有人恍然大悟道:“好像是秦大郎,上趟我去苏记定衣服,就是他给我量的尺寸,看他样子倒是个挺和气之人,怎地想不开投了河呢?”
不多一会,一名孩童发现了那虎头虎脑的孩童躲藏的踪迹,欢呼大叫着扑腾着水花游过来,口中高叫道:“在这里……在这里,我最厉害。”
包拯转身道:“所有这些事都跟这位苏小官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本官对这位苏小官人倒是越来越感兴趣了;师爷你也无需纠结,仵作之事很好理解,仵作乃庐州府之仵作,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恐非自己所能控制;本官所虑的是,这几件事的发生意味着什么?跟这位苏小官人打人的案子又有什么联系呢?”
庐州南城外,沿着穿城而过的淝水河的两岸,郁郁葱葱的长满了柳林,夏日炎炎之际,河岸边变成了孩童们嬉戏玩水的所在。
“师爷你看呢?”包拯反问道,他的这位师爷是个聪明人,包拯每每有什么案子发生都喜欢跟他聊一番,启发自己的思路。
消息很快传开,有人赶紧去城中府衙报官,同时闻讯赶来的围观之人数以百计,人们纷纷议论猜测着这是什么人的尸体,是被人杀害,还是自己投河自尽。
围观着这张告示的百姓个个神情激动,苏小官人之名早已家喻户晓,这段时间可说是风头出尽,在庐州城宛然如超级明星一般,却不料缺心眼儿当街揍了知府衙内公子,这番可是要吃苦头了。
消息不胫而走,人们纷纷猜测着秦大郎究竟是怎么死的,认识他的人都不相信秦大郎会投河自尽,平日里此人为人和气,看不出什么轻声地念头,而且在苏记上工,工钱方面也颇为优厚,怎么也没有理由去投河自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