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解密(二)(1/4)
包拯道:“朱大人一句一个仵作报告,是否没有亲眼见到尸体呢?”
包拯道:“死者因何毙命?”
包拯却一脸平静,对朱世庸的威胁充耳不闻,转头问身后的老者道:“师爷,东西准备好了么?”
苏锦和旁观晏碧云等人也暗暗发愁,包大人所提两点虽是疑点,但却非致命之处,无法因此推论出遗书造假之事,今日这情形,若不能找到足以说服众人的证据,恐怕那朱知府会立时翻脸,借机对包大人不利,到时自己脱身不了便罢,还连累了包大人,那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众人深以为然,无论是辞藻、句读、文采、气势,这段话可谓是表达得很清楚明白,对于一个从小颠沛流离未读过书之人来说,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包大人,想当然耳!想当然耳!”
“其次,尸体被发现时已经死亡数日,两天或者三天左右,朱大人以为然否?”
“本官怎么没觉得那篇遗书文采飞扬呢?只不过是些寻常语句罢了。”朱世庸有些坐不住了,心里暗骂商会的那帮蠢货处事考虑不周。
包拯道:“朱大人,先别想着如何弹劾我,先想想这件案子你是如何糊涂吧,我且问你,秦大郎尸体于何时发现?”
两边的衙役们呐喊一声便要上前,包拯喝道:“都给我住手!”
苏锦背的正是秦大郎遗书的最后一小段,难为他记得如此清楚,包拯欣慰一笑,道:“苏小官人好记性,正是原文之句,一字不漏;诸位乡亲父老,这段话之乎者也,言辞犀利颇有文采,难道是什么人都能写出来的么?能写出这般文字者最少读上年书,除非那秦大郎是无师自通天资过人,否则这番言语是根本不可能写出来的。”
包拯点头道:“甚好,稍后便叫他进来。”
包拯皱眉道:“知府大人怎地如此沉不住气?身为朝廷四品大员理应中正平和气度沉稳,我看大人却是跳脱急躁尖酸刻薄,真是有失体统。”
包拯肃容道:“谁告诉你我在东拉西扯?我这是让诸位百姓明白案发的时间和死亡原因,目前来说,根据知府大人的调查,我们有如下结论:首先,死者是溺水身亡,这一点朱大人认可否?”
苏锦忽然开口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