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太远(3/4)
陆提学看在眼里,见苏锦眼中神采暗淡下去,对他的心里摸得一清二楚,呵呵笑道:“人生如茶,苦尽甘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苏锦呵呵一笑道:“那要看谁劝他了,我劝他不但他要乖乖前来道歉,心底里还要感激我呢。”
三人边说便落座,小厮给苏锦也沏上一杯茶,苏锦‘出溜’喝了一口,入口苦不堪言,不由的皱了眉头。
其实苏锦有所不知,朝廷的公文上是面子上的说法,实际上不是有暇无暇的问题,而是朝廷实在没有经费来办今年的大考了,或许有人会认为这花不了几个钱,但其实不然,宋朝科举,举子应试甚至连路费都发,全大宋近十万举子,光路费一项便需几十万贯钱,更别说考场的设置,相关人员的车马费用,饮食餐饮,补助,以及后面接踵而至的会试及殿试的产生的仪仗接待等各种费用,一场科举下来,朝廷最少要花上近两百万贯。
陆提学笑的胡子一撅一撅的,指着茶杯中墨绿的茶叶道:“这可是广南江华出产的苦茶,广南虽气候温和,但境内高山峻岭纵横,山顶上积雪常年不化,这苦茶生长在高山上因气候寒冷采摘时间需到仲夏,说起来这还是新茶呢。”
包拯和陆提学差点没一个跟头栽倒,普天下哪有学子因为这个原因便放弃进入应天书院的机会,从庐州到应天府也不过六七日行程,多少学子从广南,从秦风,从成都府万里迢迢前来应天学院学习,光路上便要花费三四个月时间,也从未嫌远,这家伙倒好,一句太远,便推得一干二净。
苏锦道:“苦不堪言。”
当苏锦带着垂头丧气的赵知白来到陆提学和包拯面前道歉的时候,包拯和陆提学两人嘴巴张的能塞进一个大南瓜,眼珠子都快掉地上摔碎了。
苏锦哑然失笑道:“花什么代价,学生是跟他讲道理,把他打动了主动要来的。”
苏锦头摇的像拨浪鼓道:“不去!”
包拯笑道:“你学的倒快,这么快就悟出茶如人生了么?千万别油滑,否则今后有的你苦头吃。”
包拯也附和道:“苏公子确实是我见过的青年才俊中最为独特的一个,所以本官对他一直很感兴趣。”
苏锦咋舌道:“陆大人真是雅士,懂得享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