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露馅(2/4)
月正常开科,圣旨岂是能随便下的,所以苏公子不必担心这一点。”
陆提学忙将他拉起来,道:“你这样的学子,老夫还是头一次见。”
陆提学大摇其头,脸上一副不以为然的感觉,又有些痛心疾首道:“名利心太重,老夫从你所写的几首词中看不到丝毫的名利之气,没想到此刻面对面言谈之中却教老夫大失所望;当今世上这股风气实在过于浓郁,也不能怪你有这样的想法;老朽只是感叹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今人不如古人,读圣贤书可不是非要入仕得高官厚禄方为目的,乃是修身之举;古来多少人满腹诗书却归隐山野,今人却趋之若鹜,真是两个极端啊。”
这下陆大人真的郁闷了,看向包拯的眼光也带着责备,举荐士子举荐人也带有责任的,比如提学之职,任内科举中举比例内部都有一番考察标准,虽朝廷不会因此而处罚提学,但礼部按察使会根据当地州府的解试会试入取名额给于稽核,便是防止提学官选人不贤,将资质名额用于无才之人身上牟取私利。
末了陆大人也不在去想此人优劣如何,唯有无语问苍天,期盼此人不要给自己和举荐他的包拯丢脸。
包拯紧绷着脸一言不发,他对苏锦真的捉摸不透,对他参加科举的目的不纯也耿耿于怀。
苏锦心头火气,这些古代学究真他妈奇怪,动不动便扣大帽子,心里忍不住便道:“两位大人莫要生气,学生自然懂你们的意思,读书之事确实是修身之举,圣贤书和至理名言读到自己肚子里,确实会对个人修为有很大好处,但实际情况可不是您说的那般轻松。”
苏锦表达的意思很明确,我就是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业才读书入仕,要不是这样,根本连科举都懒得参加,什么报效国家,造福百姓,那是后话。
包拯强压怒气,用相对平和的语气道:“苏公子,应天书院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彼处名师云集精英荟萃,不仅对于科举应试的学子而言是个极佳的读书去处,而且朝廷名流重臣、历年科举的佼佼者也会被请去面授机宜;对你而言正是一次机会啊,怎地因路远而拒绝呢?”
“既如此,学生拜谢了。”苏锦得到自己的满意答复,也不再矫情,他也看出来这两位大人对自己是真心实意的,当下起身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