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战争的号角(新书求围观)(2/5)
多长时间,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便爆发了。
1937年7月7日下午,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少佐率领,荷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
随后日军在该地区开始演习,接着日军声称有一名士兵“失踪”,立即强行要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中国第29军第37师第110旅第219团严辞拒绝。日军立刻向卢沟桥一带开火,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中国守军第29军37师219团予以还击,由此拉开了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
日军发起七七事变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蒋介石曾致电宋哲元、秦德纯等人,指示:“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卢沟桥、长辛店万不可失守”。
同时中*共中*央委员会就通电全国,呼吁:“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军的进攻遭到了中国军队的抵抗。日军见暂时很难占领卢沟桥,便进行“现地谈判”,一方面想借谈判压中国方面就范,另一方面争取调兵遣将的时间。
“现地谈判”使日军赢得了增兵华北的时间,同时也蒙蔽了冀察当局的视线,迟缓了第29军布兵应战的准备。到7月25日,陆续集结平津的日军已达6万人以上。
日本华北驻屯军的作战部署基本完成之后,在7月25日、26日制造了廊坊事件和广安门事件。
26日下午,华北驻屯军向第29军发出最龗后通牒,要求中国守军于28日前全部撤出平津地区,否则将采取行动。被宋哲元拒绝,并于27日向全国发表自卫守土通电,坚决守土抗战。同日,日军参谋部经天皇批准,命令日本华北驻屯军向第29军发动攻击,增调国内5个师约20万人到中国,并向华北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下达正式作战任务:“负责讨伐平津地区的中国军队。”血战平津已再所难免。
7月28日上午,日军按预定计龗划向北平发动总攻。日军陆军中将香月清司指挥已云集到北平周围的朝鲜军第20师团、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第11旅团,中国驻屯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