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失望(3/4)
官厅的地方人群就越密集,很多张熟悉的脸庞出现在道路两边,看到韩森过来,各人都是叉手见礼,脸是满是热切的神情,但当人们看到韩森的脸色时,又是禁不住心头一沉。
韩森没有和这些人说话,而是迈着沉重的步伐,一步步的挪到了百户官厅里头。
穿过官厅三开间的大门,正堂和两边厢房的廊檐下都站满了人,演武的校场和西侧的仓房前也站了旗军,官厅正堂平素是不开门的,闵元启又没有什么正经公事要办,百户也很少来上官巡查,只有当有上官巡查办公务的时候,这个官厅的大堂才会敞开。
印象之中,二十多年前有个御史到大河卫和淮安诸卫来巡查,清勾军户名册时,各百户都是这样大开官厅正门,由着那御史大老爷带着随从进入核查。
想一想那时候大明虽有女真鞑子外患,内里还算平安,灾害也不是很重,依稀间那样的太平岁月却是一去不复返了。
韩森却没有太多感慨,他只是稍觉意外,待他看到坐在正厅的闵元启和王鸣远等人时,这才明白原因,但是他的心情却是更加沉重了。
王鸣远和闻讯又赶来的二妹坐在一处,兄妹二人的表情明显不同,王二妹要沉稳冷静的多,可能是这女孩子预料过最差的结果就是父亲被虐待一两天,粮食没了,但人肯定会放出来……这是必然的事,只要两京还在,地方官府还在,一个盐枭还不至于在没有利害冲突的前提下悍然杀害一个百户官,虽然大明现在风纪荡然,军匪不分,但在江北这里还有最基本的秩序,杀官造反,官府定然会被迫有所反应,营兵进剿之后凭杨世达那几个人当然是抵敌不住,要么被擒拿问斩,要么就得逃亡为匪,现在杨世达过的挺好,杀一个不相关的百户,被迫流亡,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选项。
相比之下,王鸣远就是面色铁青,一副气愤难当的模样,其进入官厅之后对闵元启就是采用了咄咄逼人的态度,倒是二妹来后劝说了几句,众人才决定一起等韩森的消息。
在王鸣远身侧还站着丁汝器和关磊二人,两人便是百户里不多的读书人之一,都曾经通过县试,但在府试一关中被涮了下来,王鸣远天资要高一些,顺利通过了府试和院试,成为了大明的秀才相公之一,丁汝器和关磊天资要差一些,虽然两人付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