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认可(4/5)
整个云梯关便是大为变样,现在不仅有来钱的渠道,还给了诸多旗军余丁们赚粮养家的途径,再加上受训旗军保证了武力,杜绝有心人的窥探,文武之道俱行,滴水不漏,王鸣远此前也曾见过闵元启,当年却是完全看不出来闵元启有这般能耐。
“眼前这一片是谁挖的?”一个工匠头目在不远处的坑边怒吼起来,王鸣远懒洋洋的瞟过去,却是不曾将一个工匠放在心上。
众多旗军还是在挥动锹铲挖地,显然也并未将那工匠的话听到耳里。
四周有一些人瞟过来,看到吼叫的是个军匠,便又继续低头做事。
近来挖盐池是将大半工匠放在此地,工匠人数不足便将烧窑等事放在数里外,雇佣了一些民户瓦作和石作过来建窑厂,几个小高炉每日将砖坯瓦坯放在窑中烧制,烧窑厂用的俱是煤炭,徐州那边有好几个煤矿,沿着运河南下售卖,只是这年头只有少数的城中居民用炭火,城外的百姓俱是用稻草秸秆和树枝烧锅做饭,冬天取暖烧坑是北方的生活习惯,在江北这里却是只有苦熬,没有取暖用的炉子或是火坑,其实淮安府这一片论冬天的湿寒比起山东还要厉害的多,更加难熬,只是习俗不同罢了。
煤炭销量有限,价格便是不贵,闵元启托朱万春在府城买了几船炭花了也不到二百两银,足够烧制几十万砖坯,相当合算了。
在盐池这边就是以本所的军匠为主,闵元启又请闵乾德派了五六户工匠过来,以泥作和瓦作为主,就是忙着这边开挖大盐池的事。
盐池和配套的坎池每天出产的利润是肉眼都看的到,无人怀疑,陆续来上工做活的渐渐超过了千人,工地上每日都是有蚁群般的人在劳作,日常的管理闵元启交给王三益和李国鼎,自己麾下的军官还是以操练为主,劲兵精锐是立足之本,赚钱是为了练兵,谁轻谁重闵元启还是分的清楚。
技术方面和指挥就是交给早期过来的工匠,后来工匠从旁协助,不过工地上人多了,就算有两个百户和五六个总旗一起管理,各人也多半就是管自己带来的旗军余丁们,时不时的会有冲突发生,不过每人每天有四升粮,还有不少人盯着,开始过来的人心气较高,做活时也不惜力气,几天过后便开始有人磨洋工,本百户的人看着都不出声,便是百户官也不好时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