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 败信(3/5)
能苟之时,比如崇祯十四年后在河南就不敢拼,转为保护漕运。
能不要脸皮时,就是崇祯十七年时,对刘泽清相当看重,颇为恩遇的崇祯皇帝希望这个镇将能北上救命,刘泽清先用脚疾拖延时间,后来看看不对干脆就直接南逃,可谓是一点脸皮也不要。
这一类的将领还算是中人之上,能看到大势,也能拉起打不散的核心部曲,就算一时失败还能东山再起。
另外脸皮也是够厚,能够忍一时之怒,更能不顾朝廷脸面和法度,更不谈什么恩遇之类。
左良玉,刘良佐,刘泽清都是一类人,能审时度势,最大程度的保存自己手中的实力。
象曹文诏一类的将领更加优秀,但部曲越打越少,总是听令行事,最后落个一无所有。
刘泽清只要没有失了智,定会痛斥刘之幹一番,绝不会孟浪行事。
真要收拾云梯关,怕是要等朝廷大量支持钱粮财赋,给予名义,刘部兵马再度扩充,最少稳在十万人左右。
到时候派出三四万人讨伐云梯关时,名正言顺,又能杜绝其余两镇的觊觎窥探。
不过姚文谦身为总兵,眼光和阅历还是有的,他隐隐感觉朝廷不会支持,而且朝廷允诺的钱粮到现在只拨付极少部份,看起来还是要各镇自筹。
这样一来,刘部扩大兵马的想法只能慢慢来,想要讨伐扳回今天失去的颜面,看起来最少是一两年之后。
一两年后云梯关的兵力会不会膨胀到两万以上,三四万人是不是还拿不下来,姚文谦感觉也是毫无把握可言。
想到这里,几个老成的将领都是面露忧色。
原本是相安无事的局面,表面上闵元启这个游击将军还是在刘泽清的麾下,毕竟刘泽清是侯爵身份镇守淮安,是朝廷四藩之一。
为了盐池之利,刘泽清张开血盆大口向云梯关咬过去,原本以为是一口能咽下去的肥、润美食,却不想直接崩飞了大牙。
此后局面,怕是会异常艰难了。
刘可成勉强振作精神,安排二百多骑兵排开为纵队,分为两部戒备。
刘之幹不以为然的道:“此去灌云不远,今夜索性赶夜路,明天再走半天多就到了,那些泥腿子还真的敢一路追杀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