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 犹豫(2/4)
益于南明的大事,其家成了南明的军事情报中心,暗中帮助了无数忠臣义士,还教出了郑成功这样的好徒弟,钱谦益只是未能一死殉国,论起真心实迹,不要说那些所谓大家才子,就算是黄道周刘宗周一类的殉国大儒,其真实作用还真的不如降清的钱谦益。
只是一句伪造的水太凉使老钱背负了几百年的骂名罢了……
至于陈名夏,在崇祯时期就是都给事中,俗称科长,这在清流科道中已经是做到极致,只要一转就能为京卿或是到地方为大吏,已经可以说是位高权重。
其现在还没有正式投清,但适才汤若望等人前来就是劝其降清。这些教士已经和清廷贵族搭上了线,可以说的上话,并且保证替陈名夏为满洲高层牵线。
虽然是牵扯不上王公级别的贵人,但满洲八旗的固山额真之类的大臣,教士们已经是能搭的上话了。
陈名夏没有离京,其实已经是在待价而沽,现在教士们开出的价码不错,他内心已经有所触动。
他和荒唐狎妓的龚鼎孳不同,名声好,手腕强硬,能护的住人,所以真正是有一些党羽。
只要陈名夏肯降,很多中青年的明朝官员也会投降,其在清廷的朝廷体系内可以扶摇而上,十年之内进入内院还是很有把握的。
陈名夏现在犹豫的就是两条,一是李自成虽然败逃,但表面上还有百万大军,其是不是能卷土重来,犹未可知。
第二便是南明的实力如何,别人不知,陈名夏却是知道北方已经极度残破,不光是京畿地方残败,还有山东,河南,不光是遭遇上多年的灾害,这十来年还是流寇和朝廷官兵拉锯的战场。
以这几个省加上向来更加贫苦的山西和陕西还有甘肃等地,那是断然无法养兵的。
养几万八旗兵是不在话下,毕竟相较明军,八旗兵只有六万丁和十来万族人,加上辽东故地想养活这大明的一镇之兵就算是以残败的北方也可以办的到。
但以北方几个省的过百州府和过千县治,凭几万兵怎么守的过来?
这势必要接纳大量的降兵降将,包括吴三桂和三顺王还有外藩蒙古八旗蒙古,加上明朝降将降兵和降官,维持这么大的地盘,没有稳固的财赋收入是断然难以办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