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 犹豫(3/4)
如果光凭北方几省,八旗凭着现在的威慑力可以镇守一时,但时间久了,地方残败无力养兵,降将要么跑掉归南明或是降李自成,要么就是直接占据地方成藩镇之势,八旗会疲于奔命,要么退回关外,要么最后被拖累拖死,断然没有别的可能。
而南明看似只有半壁江山,湖广是粮仓,闽浙江南两广相对北方要富裕的多,除了湖广北部打过仗之外,还有四川丢给了张献忠被折腾的不轻之外,其余的地盘多半是完好的状态,财赋只要理顺了,潜力却是比残败的北方要大的多。
事实也正是如此,如果南明政通人和,维持百万规模的军队和清军相峙,南京方面守住淮河一线,中间的荆襄稳固下来,云贵方向守住四川通道,则最少在几年之内清军不得南下。
拖久了,北方还是会崩盘。
没有江南粮食财力供给,北方的崩溃是必然之事,这也是陈名夏看的相当清楚的事情。
现在留在京师的官员,对满清的武力充满信心,犹豫之处就是看南明是不是能守住淮河一线,甚至是能不能守住长江一线。
只要守的住,拖住三年以上的时间,北方的清廷不败自败,会被战火不断,流寇盗贼和藩镇不断的牵扯之下崩盘。
这才是陈名夏的犹豫之处,身为儒家门徒,这个时代最多是有蛮夷之分,并没有什么国家民族的根本概念,用后世的观念苛责也没有太多道理。但以汉人事蛮夷仍然不是容易迈过的门槛,这也是大量官员选择南下的根本原因所在。
如果八旗立不住脚,这样的话投降就不是那么合算,甚至是失策之举了……
“南边的情形怎么样?”
陈名夏放下包裹,开始问梁世发南方情形。
陈名夏的消息渠道当然不止梁世发一人,而是有相当多的渠道来源,正因如此,他才更加犹豫。
“朝廷一团乱,天子没甚威信。”梁世发在事前得到过闵元启的嘱咐,并没有说些骗人的虚言,而是相当直接的道:“四镇也乱七八糟,各自为政,不听朝廷号令,为祸地方。”
“你倒是实诚。”陈名夏嘴角浮现笑容,对着梁世发道:“那你家少东主还有什么要刺探的,要看看清人是不是准备南下?我实话同你说,清人必定会南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