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当真(2/5)
在李自成进京之后,其原本在山西河北的根基就不稳固,在京师又弄的士民离心,河北河南山东各地也没有及时稳固统治,确立官员,征取赋税,编练消化明军残部。
进京后,李自成的实力不光没有进步,反而是退步了。
到其不得不远征山海关时,进军京师带来的好处已经荡然无存,到那时就算陈名夏也看的出来,李自成行事乖张,军事上打了十来年算是有些谱,但在政务上完全就是草莽村夫的水准,不要说和大明太祖比,就是比起关外东虏那一伙子蛮夷都是差的远了。
说起来建奴虽是蛮夷,但自明初时从极北之地南迁,然后化为一个个小部落在大明抚顺关外一带安插,这几百年来领大明的卫所指挥印信,也算是几百年的武官世家,然后其首领势强的就会称汗,虽被剿灭多次也算是有不少的经验。
自努儿哈赤建国到如今也是好几十年,哪怕原本是蛮夷胡闹,封个村子就当国都,但从他们打下沈阳为国都也近三十年了,这么多年下来,军政两道也算是相当娴熟,不是李自成这种草莽英雄可比。
也是因在此之前李自成一直没有巩固的后方,没有任过官员,也没有正经的大明文官和其打过交道。
兵粮钱谷文教刑名人心争夺,这些复杂的东西没有一定的水准是真的不懂,也玩不转。
只有宋献策和刘金星等人,前者满湖术士,说一嘴鬼话行,真的军政大道懂什么?
后者就是一个举人,连官也没当过,个中窍门也是不通。
李自成本人就是看几本资治通鉴,那不过是迂腐文人记录的史书,加几句不切实际的点评,从这书上寻治国之道,也是真真笑话。
象大明太祖其实原本也是读书不多,但天赋点就是点在军政大道之上,其后更是读书不缀,这才有后来那般成就。
李自成差就是差在这里,天赋不足,后天的努力也是不够,当然也是和其一直处于打压之下,流离失所,想要通读也是没有办法。
陈名夏想到自己已经先降,接着还得再降东虏,相比较来说,区区一盐商家族出身的朱万春,自己一直也是当成个寻常人物,若不是朱家年年都有冰敬和炭敬奉上,以陈名夏的身份地位是绝不会与其相识,更不要说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