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有钱就是圣主明君(3/4)
,然后换马汉发明的燧发枪。但是必须得承认,明朝的火器技术已经落后很多,虽然明朝拥有很多理论上不输欧洲的火器,但在枪炮这最重要两项上已经全面落后,只是明朝紧跟欧洲的步伐没有停止而已。所以此时南京的工匠能不能造出燧发枪使用的弹簧片仍旧很难保证,这不仅仅是一个工匠技术的问题,钢铁工业的关键除了技术还有原料,大明没有瑞典那堪称神级的铁矿石,就大明的低品位铁矿石需要更先进的技术才能达到同样的水平。
百分之七十品位的铁矿石,和百分之三四十品位的铁矿石是不一样的。
所以杨庆才惦记石碌铁矿。
但这座铁矿想要开发出来需要的时间不会很短,首先得把那些流放的苦力们运输过去,并且将他们安置下来,然后还得在昌化的热带森林里找到矿脉,其次还得清理开地表的植被和泥土,然后才能谈开发。
两年是不够的。
两年也就能把苦力们安置好。
五年能挖出铁矿石就不错了。
所以短期內杨庆只能给崇祯提供咱大清版解决方案,用劈山炮和大抬杆这对组合,而这对组合经过曾剃头的证明也是最适合南方水网和山地作战的,同样崇祯的京营和曾剃头的湘军一样,在制度上都是源于戚继光的兵法,这样也最适合改造,至于这支京营的战斗力……
那关杨庆屁事!
这是崇祯的军队又不是他的。
至少十二万京营暴打左良玉和那些江北军阀毫无压力,而即便面对清军也足够一战,后者也就是在东方战场上对烂无可烂的卫所兵装逼,对上李自成实际上也只能说稍强。原本历史上山海关之战不提,哪怕山海关之战后清军也不是碾压李自成,甚至在陕西战场上还有可能吃过亏,但这样的事情是不会被记载的,无论咱大清修的历史还是遗民们的私人记载,都不会记载这种事情,但通过清军在陕西的作战过程记录,就可以推断出一些明显掩盖了的东西。
而更别说放在世界范围了。
放到世界范围的话……
古二爷会把他们踩在地上摩擦的。
湘军化的明军足够应对他们,这一点辽东战场上的戚家军已经证明,尽管人数少而且被猪队友卖得孤军奋战,但浑河畔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