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章 父死子继,天经地义(3/5)
所有人赶紧给这位其实才刚满三十八周岁,就已经熬死两个皇帝的大明国母行礼。
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又迅速统一战线了,毕竟他们在福王潞王问题上的争执只是次要的,而在是否太子继位的问题上是原则性的,东林党只是害怕福王继位后会因为当年他爹被东林党打击一事进行报复,但这个问题只是可能而已,而且并不是没有办法避免的,可要是北京的太子继位,那这乐子可就大了,李自成会立刻打着皇帝旗号挥师南下。
“我不管这些,我只知道大行皇帝的皇位必须由大行皇帝的子孙继承。”
尤其是在这江南。
“还没议出结果吗?”
他家还有个名列秦淮八艳的歌妓寇白门呢。
“懿安皇后到!”
“太子若在南,我等自然拥戴太子继位,但太子在敌手,难道还要以太子继位将一个皇帝留在敌手?难道忠勇伯有办法让李自成把太子送到南京来?若真如此我们无话可说!”
“陛下,陛下,您睁开眼看看!您尸骨未寒这些奸贼就要把您的江山送给别人了!”
“忠勇伯,此事需权宜一下,咱们都知道那李自成是不可能把太子和诸王放回来的,倒是他在北京拥太子继位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带着大军南下是最可能的,此时咱们应该一致对外,迅速明立新君绝其所望,再奉新君以抵御其南犯,万万不可内部自乱啊!”
当然,只是看起来。
瞬间杨庆就明白勋贵们的依仗是什么,他们早已经和马士英达成了同盟,是在崇祯落水前还是落水后这个就不好说了,他们自认为手中有刘孔昭的操江三总兵,虽然这三总兵里面黄蜚是杨庆一伙的,但黄斌卿和张名振却是浙江人,肯定还是会倒向南方系。再有马士英的沿淮军,他们可以掌握近二十万人马,而京营在南京只剩下两军,更何况京营士兵都是南方人他们很容易收买,江北还有路振飞的淮安军,但那些原刘泽清部下的将领也很容易收买。
不过那不符合他的计划。
“忠勇伯,说这些有何用?”
这时候的欧洲,距离英国人把国王的脑袋砍下来,也仅仅还有三年的时间了。
“总督凤阳军务,大学士马士英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