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 章(3/6)
求学生涯枯燥乏味,不仅国子监的学生们厌烦,负责教学的老师们也觉得没搞头,难得有这么个活动来缓解一下夏天的燥热与烦闷,大伙都积极相应张祭酒的呼吁,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应对挑战。
作为始作俑者的盛景意一行人仍在聚众读书。
定国公等大家长陆续注意到孩子的逃课行为,他们派人去国子监那边一问,才晓得他们逃课是过了明路的,因为他们要一起搞特训去参加这次文会。
而且,这个新鲜的文会还是他们几个捣鼓出来的!
包括定国公在内的家长们不放心,又在徐昭明他们身边放了眼线,等确定他们确实在聚众读书,这群
小学渣不仅勤勤恳恳背书,还有谢谨行这个博学多才的人替他们讲讲历史讲讲文辞。
这可真是老天开眼啊!
这群臭小子天天凑一块吃喝玩乐,他们都拿自家孩子没办法,现在他们居然主动读书了!
出现这种稀奇事,要不是老天开眼,只能用祖宗显灵来解释了!
知晓他们没有打着读书的幌子逃课胡闹,定国公等人也就不管了,还私底下给谢谨行送了不少谢礼,感激他把自家臭小子带回正路上。
在定国公这些大家长眼里,谢谨行就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他一来金陵,自家臭小子就长进了,不是谢谨行的功能是什么?
谢谨行对这些谢礼欣然笑纳,等送谢礼过来的人走了,才叫人把东西搬去充实盛景意的小库房。
明面上的功劳他可以认下,实际上的好处当然还是给真正的小功臣。
都说临阵磨枪不亮也光,经过几天的折腾,寇承平这群以不学无术为荣的小纨绔,现在竟也能接住几句飞花令了!
寇承平等人都觉得不敢置信,他们不仅记住了诗句,还能张口就来地说出不少诗句背后的故事!因为知道了诗句的含义以及诗人写它时的背景,他们想把它甩出脑海外都做不到!
学诗文原来这么容易的吗?
寇承平回家后私底下偷偷看了几页书,想看看自己是不是打通了任督二脉,要从学渣进化成学霸了。
可惜结果残酷得很,他自己拿着书一看,发现还是和书上的诗文相看两不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