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拿张承当工具人?(1/7)
国内有优秀的编剧么?
这是毋庸置疑的。
不过,好的编剧不一定就能写出高票房的电影剧本来。
这不仅仅是市场局限,还有思维局限。
国内编剧在商业剧本之上,终究差了几分。
那些编剧优秀,能张承比么?
不能!
尤其是在商业电影上面。
张承脑海之中无数经典电影,他相当于另一个世界无数编剧的一个综合体。
个人怎么可能跟一个世界比?
不过,张承不认为自己脑海之中有另一个世界的无数经典电影,他一个人就能撑起华语电影。
他也不会把这事儿抗在自己肩膀上。
提高编剧,还真不是因为缺乏对手,而是希望华语电影越来越好。
华夏电影市场不断扩大,凭借庞大的人口基数,超越北美,成为第一大电影市场,在张承看来不过是迟早的事儿。
可华夏电影离好莱坞电影的差距却还很大。
能否不断缩小,这是未知之事,但张承表示担心。
若是电影发展跟不上市场发展的节奏,那么国内市场发展再快,最终不过是给好莱坞做嫁衣而已。
华语电影若不走向世界,只是局限国内,背靠全球第一大市场在好莱坞面前依旧是个弟弟的话,那他们这些电影人难免脸上无光。
当然,华语电影走向世界,仅凭编剧显然还是不够的。不过编剧若是不给力,走向国际就是一个笑话。
张承和杨若兮回答媒体记者几个问题之后就闪人了。
呆再久,那些媒体记者的问题也是问不完的。
何况,他们两人在那儿一直呆下去,其他人怎么办?
那些人可比他们需要曝光率。
你吃肉,怎么也得给认留口汤吧?
何况,张承和杨若兮也不是很喜欢跟媒体记者打交道,只是工作需要,不得不跟他们打交道而已。
风头不能抢完了。
金龙奖颁奖典礼结束,但相关话题却才刚刚开始。
这一届金龙奖,话题显然比以往足上许多。
张承自然成了绕不开的话题。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