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东西部协作(2/3)
上去,并按照杨县长的想法以及自己考虑的结果,将玉泉营推荐为第一批试点。
她的报告很快得到批复,确定在玉泉营建立试点,由福建提供资金,派遣挂职干部、支教支农支医工作人员前往玉泉营,帮助这里脱贫致富。
县里也派了人来玉泉营通知,让他们做好配合的准备,“今年五月,中央作出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重大决策,确定9个东部省市和4个计划单列市与西部10个省区开展扶贫协作。”
“其中由福建来援助额们宁夏,帮助咱们脱贫致富,过一阵儿就会有福建的干部来咱们这挂职,你们要做好配合工作……”县里的工作人员给他们介绍背景。
东西部协作最早源于设计师的战略安排,在改革开放初期,东部和西部就出现了发展不平衡的情况,针对这一现象,设计师专门做了指示:
“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一个大局;那时候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到了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逐渐凸显出来,中央开始对东西部扶贫协作作出制度安排。
经过几年的准备之后,东西部扶贫协作正式启动,国家决定采取对口支援的模式,先富的东部各省市帮扶后富的西部各省区。
北京帮扶内蒙古和河北的保定张家口、天津帮扶甘肃和河北承德,大连帮扶贵州六盘水,上海帮扶云南和贵州遵义,江苏帮扶陕西和青海西宁海东,苏州还帮扶贵州铜仁。
浙江帮扶四川,杭州帮扶湖北恩施和贵州黔东南,宁波帮扶吉林延边和贵州黔西南,山东帮扶重庆,济南帮扶湖南湘西,青岛帮扶贵州安顺、甘肃陇南。
广东帮扶广西和四川甘孜,佛山帮扶四川凉山,中山、东莞帮扶云南昭通,珠海帮扶云南怒江,福建帮扶宁夏,援疆、援藏工作另有安排。
至于闽宁协作则是东西部协作中的典范,11批180余名福建挂职干部接力攀登,2000余名支教支医支农工作队员、专家院士、西部计划志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