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初一(3/4)
看得眼晴异彩连连,“爸爸,祖祠好漂亮啊。”
咳。
苏武咳了一声,牵着女儿来到主院的碧桐树下。
碧桐树上吊有个铜铃。
铜铃差不多有电饭堡大小,浑身黄澄澄的,下面还系了一根鲜艳的绳子。
“晚晚,摇一摇铃铛。”苏武呵呵抓住那根绳子,轻轻一晃。
叮叮叮。
铜铃悦耳地响了起来。
“哗!好好听。”苏晚两眼放光。
她像得了个心爱的玩具,迫不及待地抓住绳子使劲晃着。听着铜铃发出的声音,乐得眉开眼笑。
“老公,”外来媳妇不懂,文蓝只好悄悄出声询问,“这铃铛是干嘛的。我也需要响铃吗?”
“当然要的。”苏武笑着点头。
养心谷地处偏僻的荒山野岭。这里的铜铃不多见,通常系在牛脖下。因此铜铃其实就代表牛,或者说代表耕种。
大年初一摇响铜铃,是老祖宗在提醒子孙们别忘了春天的耕种。
自从当了族长,苏武还看了好些族里的文字记载。
原本这只铃铛并不挂在碧桐树下,而是吊在祖祠正屋门口。
族人进进出出都能碰到绳子,铜铃便叮当作响,用以提醒子孙不要忘了耕种。
此外院子里还有一支巨大的铜铸毛笔。
铜铃加上毛笔代表着耕读传家。
正所谓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仪遂亡。
意思是只读书不种地难活得下去;但只种地不读书,又上不了台面。所以要两者兼顾。
只是现在那支铜铸毛笔没有了。
一些地方是铸剑为梨,养心谷这里是铸笔为刀。最后被外出征战的族人带了出去,从此不知下落。
而当初搁放铜笔的地方,现在供的正是那座荒炉。
进了正屋。
大年初一的祭品和年三十并没有太大区别。唯一的不同是那半条年鱼又被端了上来。
除夕吃不完的鱼,这才叫年年有余。
此外祭桌上还放了个写着“养心谷苏氏”的陈旧箱子。
箱子上有锁,钥匙掌握在宗妇手里。
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