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 真想发火(3/4)
了下来。
徐允祯看了下不远处的宫女内侍,虽然他们都是低眉顺眼的,但指不定就是皇帝的耳目。
这宫内啊,已经是今非昔比,不像以前那样好说话的。
这么想着,他便冷冷地说道:“我们世受国恩,如今皇上已经表明态度,自当出钱出力,何以退缩之?”
说完之后,他便转身扬长而去。
张世泽没有说话,就在徐允祯后面走了。
其他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点傻眼。
不过很快,就有人回过神来:出钱出力,怕是应对之策就在这四个字里面。
这么想着,他们便纷纷回去琢磨了。
至于商量去那处总督巡抚帐下效力,那是想都没想过的事情。
很快,武英殿内的事情,就在官场上传开了。
隔一日,就有文官,不止是御史言官,纷纷就给崇祯皇帝上奏了。
司礼监把这些奏章分类,送到了崇祯皇帝的面前。
崇祯皇帝先看奏章份数最多的,只是打开翻了几本,他就皱了眉头,一头的火。
这些奏章都是一个腔调,说这些武勋不宜领兵,原因要么说他们门生故旧很多,一旦真正掌握军权,恐怕尾大不掉,为防万一,就不能给他们领兵的机会。
要么说这些武勋已经是恩赐之顶峰,如果他们一旦立下军功,那朝廷何以赏赐,已经封无可封,如之奈何?
崇祯皇帝翻看了几本之后,就直接把这些奏章给推下了御桌,吓得边上的内侍都是噤若寒蝉。
他们已经好久没有看到皇帝会如此发火了!
随后,崇祯皇帝又去看其他分类的奏章。
他发现,倒也有据实说话的。说这些武勋安乐了几百年,养尊处优惯了,如果让他们去领兵,只会让局势更坏!结论么,也是不宜领兵。
另外还有一类奏章,很少,但是他们的观点是:这些武勋就和藩王一样世袭。在太祖洪武年间,他们是可以领军权,为大明镇守一方。
但是,自从成祖永乐年间之后,藩王兵权被收,只能待在封地,不能过问政事。武勋这边,其实道理差不多。如果皇帝破例,要让武勋领兵的,那藩王怎么办?如果他们也说要为国效力,愿意为国出战,那皇帝是允许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