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章(3/5)
那个年代,又是务农又是养猪又是搞点手工业,愣是送了5个子女都读了书,其中翁如曼二哥还是上的师范,现在,在l市的二中教数学(公立高中)。
大院格外宽敞,找个空地把车停好,先是看到旁边堆放着一些成品的竹搭子、鸡笼、簸箕、竹骨扫帚——
都是竹制品,用柴刀削成条,手工编织而成。
靠山吃山,几座大山包围的小村落,竹子长的特别好,再加上秦明家乡除了种水稻,这片黄土地还是“黄花菜原产地”之一,0几年政/府就搞了个黄花菜基地,所以他们那的不少农民都种这种经济作物创收。
每年夏天,把这东西摘下,如果不想收购价太低,一些人就会用竹搭子晒,初加工后再卖给收购队,效益更好,这就产生了对于便宜实用的竹搭子的市场。
翁如曼家的竹制品,历年来的大头产出都是编织竹搭子。
哪怕不年轻了,这一手艺也没落下,虽说几个子女长大做工,每个月都有寄生活费,老一辈却闲不住。
他们总用“这是个什么日子哦。”(比我年轻那会轻松多了)来搪塞子女劝他不要太劳累的说辞——
已经很享清福了,还觉得不好,老天爷会骂。
听到动静,一个10来岁的小孩走了出来,当看到翁如曼,立马露出喜色,“姨姨回来了。”
说着,就往这边跑。
“要娃子,来,帮着拿东西。”
翁如曼很自然的指使起大姐的儿子。
又一会,听到喊声,50多岁的岳父赶紧拿出鞭炮。
伴着鞭炮炸开的硝烟味,一行人提着东西往屋里走。
倒水、放糖。秦明把从后备箱拿的两条烟递给岳父,让他乐得高兴。
岳父很喜欢他,这是秦明无数不多用来夸耀的事,每每说起这事,翁如曼就翻白眼,但这也改不了当初岳父见面后说他好话的事实。
“姐。”
“呦,正打牌呢。”
进了里屋,牌桌子正开着,先到的大姐、大姐夫一家正陪着岳母打字牌。
三层楼房,上下九间正房,东南的小菜地还养着鸡。
热热闹闹的玩了一下午,耍了耍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