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洛阳铲(5/6)
鼠眼,一个年纪能有五十多岁,另外一个,也估计能有二十出头儿了。
老的走在前面,小的跟在后面,小的背后还背着一个挺大的麻袋,看那模样,就像是过去田间地头儿偷玉米的贼似的。
王小六儿一看俩人的鞋,心里咯噔一下,这俩人的裤脚儿和鞋子都很脏,有很厚的一层土,是土,不是泥巴,再看他俩的头发,油腻腻的,都像是好几天都没洗了似的。
王小六儿那眼睛贼着呢,一看这俩人的样子,心里猜了个七八分。
这俩人儿,估摸着没一个好饼。
像这样的人王小六儿这些年在野人沟附近见过不少呢,别说是他了,村子里很多人都能看出来,一般这种不爱露面儿,又灰头土脸的人,多半都是“下地干活儿的手艺人”。
那俩人进来以后,先看看四周,明显他们没有注意到王小六儿,王小六儿耷拉着眼皮,假装漫不经心地把目光投向年轻人手里掐着的大布袋子上。
这布袋,是那种老式的用类似麻绳儿编制出来的那种老麻袋,里面鼓鼓囊囊的,能看出一些棱角儿,所以粗略一看,里面应该装着不少东西,而且里面的东西,多半都是硬质的。
当然更让王小六儿看得明白的是那老头儿手里拿着的一个兜子,兜子里有一捆钢管儿,起码能有七八根,其中一根的头儿略微粗一些,前面还带着一个半圆柱形的铲子头儿,虽然被包裹着,但是能隐约看出个轮廓。
明眼人基本上一打眼就能看出来,这玩意儿,是洛阳铲。
洛阳李鸭子研究的东西,专门用来盗墓的,凭这东西基本上就能确定这爷俩估计是干这个的。
但王小六儿没有急着凑上前去攀谈一翻,因为一行有一行的规矩。
按照老规矩来说,憋宝的跟盗墓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这两行之间,泾渭分明,只是很多不明就里的人才觉得憋宝跟盗墓差不多。
其实,憋宝这一行,憋的是天灵地宝,有灵,有宝,但总体来看,他们找的东西,都是一些散落民间无人识得的宝贝。
一种常见的情形是,宝贝的主人没意识到自己手里的东西是宝贝,憋宝的人会想办法把东西搞到手,常用的手段,就是买卖,买卖不方便的,也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