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衡文标尺是这样的(2/4)
头拍死那些考官,文章好坏,怎么能代表我高尚的人品……
“好文章啊!好文章!”
一位同考试官摇头晃脑,沉醉在其中不可自拔,晃晕了之后,提笔写下了评语:“此作明畅精切,宜录之。”
雅文吧
然后将试卷放至一旁,有人会转呈给主考试官。
“这都什么文章,圣贤书
白读了!”同考试官都给事中张悦愤然提笔,写下:“理不明,义不精,罢之!”
这份试卷基本上没希望了。
当然,一份考卷往往需要两个同考试官审阅,若意见一致,那这位哥们也只能落榜了。
若出现了分歧,还可以再加一位同考试官,或直接交给主考试官来定夺。
杨士奇弯腰,捡起了这一份试卷,仔细品读之后,不由皱了皱眉,看向张悦问道:“此作为何罢落?”
张悦给杨士奇拱手作礼,直言道:“此经义乃是一匡天下,孔子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朱熹注释为‘霸,与伯同,长也。匡,正也。尊周室,攘夷狄,皆所以正天下也。微,无也。衽,衣衿也。被发左衽,夷狄之俗也。’”
“无论孔圣人还是朱熹之言,皆认为管仲有功而无罪。然这位举子文章,竟言说管仲有功且有过,功大于过,如此不明是非,违背圣人教诲,如何能留?”
杨士奇皱了皱眉。
管仲功过,是一个很棘手的认知问题。
春秋时期,齐襄公身边有两个兄弟,一个是管仲辅佐的公子纠,另一个是鲍叔牙辅佐的公子小白。
齐襄公被杀之后,公子纠与公子纠小白都想当国君,管仲为了让公子纠上位,主动带人去截杀公子小白,射了公子小白一箭。
插一句,管仲这个家伙不是眼瞎就是没干过杀人这类活,射了箭,好歹上前看看还有没有呼吸啊,实在不行,你再补几箭,砍掉脑袋不就好了。
人家管仲远远的射了一箭,看对方倒了,哎,打马就回去了。
这简直是丢了刺杀界同僚的脸……
公子小白没死,先一步回到了齐国,成为了齐桓公。
齐桓公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