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井底之蛙,不知时局(一更)(3/5)
,还看到了骨瘦如柴的军士。
这就是自己推崇的军民一体。
现实,它根本就不像是书中说的那样,不是说你平时种地,改天打仗,你就能冲锋在前的。
就千户与百户的又粗又沉又喘的步伐,还冲锋?
雄风估计都不振了。
方孝孺清楚自己错了,书里记载的世界,它有着太多的想当然,太多的自以为是。
现实,不完全是书中讲述的那样。
尽信书,不如无书。
人需要有自己的判断,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认知与判断这个世界。
方孝孺转变了自己的态度,卫所制,只适合简单的过渡与局部的安置,绝对不适合长期与大规模的存在。
正是因为这种认识,方孝孺才落罢了这一篇锦绣文章。
空谈误国。
方孝孺忠于君皇,忠于大明,既然要选士,那就选出精英来!
秦淮河畔。
胡靖、王艮、李贯站在船头,安静的等待着,不多时,金幼孜与杨荣踏步而至。
金幼孜介绍道:“胡兄、王兄、李兄,这位是建宁府杨荣杨勉仁,勉仁兄,这三位是胡靖、王艮、李贯,他们皆是江西吉安府之人。”
杨荣肃然行礼,叹道:“有人云,家有诗书,人多儒雅,序塾相望,弦诵相闻……士夫秀特,文章盛于江右。而江右之地,又以吉安府为最。如今得见三位,实乃是三生有幸。”
胡靖三人见杨荣举止自然,颇有风度,且谈吐之间,竟对江西之地颇为了解,不由顿生好感。
“杨兄,还请里面上座。”
胡靖含笑邀请。
“不敢,胡兄请。”
杨荣推脱。
三让之后,胡靖便进入船内,船家开船,泛河而行。
李贯满酒,杨荣连忙起身,感谢之后,道:“听闻东佳书堂便在江右,不知几位可曾去过?”
胡靖等人对视了一眼,目光中透着骄傲之色。
陈氏的东佳书堂,这可是江西人的骄傲,它开创了民间私家学堂之先河。
该书堂始建于唐僖宗李儇时期,兴盛于南唐烈宗李昇时期,繁荣于北宋太宗赵光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