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平之(2/4)
……,朱翊钧怀疑百姓们能否承受。
如今大明各地流民四起,锦衣卫们上报了不少起,看的朱翊钧揪心。
殷正茂的奏疏,朱翊钧不是不相信,不过如今国库空虚,是否可以考虑调用精兵。
一来可以致胜,二来也能减少开支。
在场众臣都不说话,朱翊钧不懂军事,对自己不懂的事,朱翊钧不会妄下决定。
“好了,朕知道了,告诉殷正茂,朕预祝他再次旗开得胜。”
回去后朱翊钧想了想,发出去了两封信。
由锦衣卫送出,一封送给戚继光,一封送给俞大猷。
他不知道哪些人能打,哪些人不能打,但是他知道,这两个人是能打的,又是南方出身。
李成梁,马芳也能打,但是出身北地,恐怕对罗旁不熟。
戚继光很快回了信,告诉皇帝,说大臣们觉得棘手是对的。
此地造反频繁,嘉靖朝最烈,广东十府残破者六,两广守臣皆戴罪。
如今此地民户休养至今二十载,实力恢复恐不弱于当年,要彻底剿灭不是旦夕之功。
“十万之数不是虚报。”看完戚继光最后一句,朱翊钧合起了奏疏。
还缺少一个人,俞大猷久久没有回复。
福建泉州,普通的院子。
一个汉子满眼的不可置信,敲了敲门不见动静,以为家中没人,正准备离开,院门被打开。
只见一老叟,穿着粗布衣,年过七旬。
“可是俞大人?”
“你是?”
汉子进了门,恭敬的递上了一管被密封的竹筒。
老叟也不见怪,平静的拆开。
看到里面的内容,老叟叹了口气,此地果然又反了。
“大人?”
汉子见老叟并没有要回信的意思,面漏为难,皇上还等着此人呢,自己也得赶回去交差。
“请容老夫些许时日。”
打发了汉子,老叟独身一人去了广东。
因为罗旁战事,当地百姓能逃的都逃了,只剩下没有能力逃的民户,老叟讨了碗水喝,不顾劝阻进山。
“苏青蛇在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