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朕承天受命(3/6)
位过不去的,老子就能让他一家子过不下去。
自古以来的家国天下的理念在这一刻显露的淋漓尽致。
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在意生儿子?
还不是为了死后有口血食,能得享子孙后代的供奉?
那么在生前,一门心思的为了自己家考虑,也就成了很正常的事儿了。
至于国?那是皇帝的。
至于说子孙后代不争气,致使封地回收什么的,这个就只能看各家自己的教育了。
看看人家英国公,至今已经是第七代,但是代代恩宠不绝。虽然老国公张惟贤已经老了,但是下一任的小公爷张之极却也已经开始独当一面了。
据江湖传闻,小公爷张之
极小时候没少被老公爷张惟贤吊在树上抽。
由此充分证明了,想要家里的孩子争气,多揍几回就妥了。
崇祯皇帝看着温体仁等人的脸色一变再变,便笑道:“诸位爱卿都不要推辞了,这事儿么,也就咱们君臣心里有个数就好。
如今大明辽东未平,北方未靖,陕西处烽烟虽熄却是遍地余烬。
今天这番话要是传了出去,凭白惹人笑话。”
温体仁却是对于崇祯皇帝的这几句话表示不会有半分的相信。
说什么怕人笑话?那才是真的笑话——崇祯皇帝什么时候要过脸了?当街骂人的事儿都干过了,这时候说什么怕人笑话?
只怕自己这些人前脚出宫,后脚这流言就会满天飞,但是最后散布流言的一定是自己这些人干的!
只是崇祯皇帝已经这般说法了,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今天在场的这些人都得表示自己相信了。
温体仁和张惟贤等文武官员们便一起躬身谢恩。
崇祯皇帝却又接着道:“刚才把话题扯偏了。接着说段小荣那本新书的事儿。
朕之所以如此关心,乃是朕从欧罗巴传过来的西书之中得知,欧罗巴的一众小国国王登基,皆要受到教皇的加冕才行,否则便是不合律法。
等以后英国公或者其他的藩王开国于欧罗巴之地时,难道不受我大明的册封,却要受那什么教皇的加冕?”
有了郡公的诱惑,温体仁此时的积极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