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还没进校门就被校长挂上号…(2/5)
看了看手表,马江将两个厂里的职工喊了过来,然后就跟这会负责装大米的张建华说了一声,带着去了自己厂里那边的军大衣摊位,时间不多了,他想要提前准备一下撤摊的事情。
随着时间的进行,一些问题也慢慢显现了出来。
首先就是断货的问题,然后就是尺码不齐的问题。
的确良男女衬衫是卖的最快的,虽然现在不能穿,可明年夏天就能穿,而且张平卖的价格的确比人民商场便宜不少,这就成了最热卖的两款衣服,相继提前断货。
然后就是男士外套,尤其是那种不怎么好看,价格偏低,在10元钱以下的,很快出现了断码问题,不少人没有买到,直接要求张平赶紧拿货。
可张平这会儿去哪里拿货,为了解决问题,他最终只能当场让人用纸片写下一些号码交给这些人,承诺明天过来,可以不用排队,直接上台购买。
好在这个时代的人还算朴实,还真接受了他的处理办法。
然后就是另外几款男士外套。
男人的衣服款式就那么几种,又是春秋装,都是厚料子,过年时都能套着毛衣棉袄穿,也是相当实用。
而他想象中会卖的比较好的裙子结果卖的只能算一般。
不过他也很快想明白了,这是县里,前来的人,有一部分是县城的,看穿着就是县上几个厂里的职工,或者就是家里有人在机关单位上班的,另外大半都是从距离县城不远的乡村赶来的农民。
男女衬衫已经成了男女青年找对象的标配,要是没有真是没面子,当然热卖。
便宜点的男士外套价格低,的确良面料又比较耐磨,好洗,农民买也更实惠,还能顺便领大米,当然也是热卖商品。
而裙子就不同,一来是价格高点,二来也是现在思想还没完全放开,女青年要不就是钱不够,要不就是不好意思买回去穿,没有大火也属于正常现象。
此外,张平还想到了一点原因,那就是现在家庭重男轻女思想的后遗症,女孩子一切都要向后靠,男孩子没安排好,家里谁能随便拿出十几元钱给她买个只能穿一个夏天的裙子,干活也不方便。
张平默默将这些情况记在心里,今天重新拿货时,他就要调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