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管他什么获奖者,先搅黄就对了(4/6)
’后,编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重视程度,也会相应提升的。
要是这个月就投出去,争取九月份新学年开学之前,这批早期铺垫论文就能发表了。拿这些来综述盘点行业现状、确定开题方向,应该没问题吧。”
布希维尔教授思索了很久,最后也没有反对。
然而,顾辙却没打算这么快放过教授,对他来说,把教授拉下水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呢。
回去之后,顾辙花了几天时间整理论文、做投递之前的准备工作,也让教授稍微缓缓气,心理上接受一下这个新的硕士研究生的办事风格。
与此同时,顾辙原先从国内调的那几个研究人员,主要是李怡然、金灿等博士实验狗,也都陆续坐飞机来到了米国,来到了加州硅谷。
顾辙在硅谷这边的新公司天元科技(米国)的实验室场地,也渐渐开始整顿、增补采购仪器设备,一切推进得有条不紊。
这周五,5月15日时,顾辙再次找到了布希维尔教授,请他最后斧正了一下文章,然后恰到好处地拿出一张卡。
布希维尔教授吓了一跳,收学生一辆凯迪拉克已经让他颇有心理负担了(虽然车的产权还是属于顾辙刚开的科技公司的,只是借给教授开,为了便于教授指导科技公司的日常工作)
怎么还能直接拿钱呢。
顾辙却告诉他:“教授您别想多了,这不是别的,只是介绍费而已——是这样的,我在硅谷这边的新公司刚开不久,目前研究人员主要是从华夏飞过来的,我还想在本地扩充团队。
需要您帮忙介绍一点人选,至少我找上门去的时候,能向对方证明‘是布希维尔教授向我们推荐了你’,这样,对方也就不会觉得我们是皮包公司了。”
这是完全合理合法的诉求,教授也当受此赏。仅仅稍一挣扎,教授就收下了这几万美元的第一笔介绍费。
“我会帮你慢慢物色人选,牵线搭桥的。”教授很要脸面地大包大揽。
顾辙:“当然,我相信您的眼光,不过,我这里已经有几个看好的人选了,甚至还是其他国家的,一些欧洲大学里的。我希望我给对方发去邀约的时候,能够借用您的名义,或者通过您邀请。”
布希维尔教授一愣,暂时不知道顾辙有什么具体企图:“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