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管他什么获奖者,先搅黄就对了(5/6)
你要找什么人?是搞相关领域的么?米国国内还不够你用?跨国挖人对方肯定会很慎重,你待遇不够优厚完全不可能成功的。”
“当然,我知道,所以我待遇很优厚。”顾辙立刻打包票,然后拿出了一份名单。
里面自然有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但绝对不仅仅只有这两个人——顾辙也是要脸的,他需要掩饰自己的真实目标和真实目的,反正现在也不差这一丁点小钱做局。
所以,他的名单上,一共要从大西洋彼岸的曼彻斯特大学,挖两个教授、五名刚毕业的助教博士。
那两个真正目标被隐藏在七人名单里,也就不显眼了。而且所有人都按照此前的研究成果和职级,拿到了相应的待遇,并没有明显优待谁。
“安德烈海姆……我倒是在几次学术会议上见过一面,但是没什么交集,没聊过天。这人挺逗比的,老是搞一些突发奇想的无厘头研究。
不过虽然选题无厘头,研究过程和态度还是很严谨的,所以这人在圈内有点名气。你们是商业化程度很高的科研公司,怎么会看上这种人?
这种人脾气可不好,要强行靠钱快速挖来,除非比他如今在曼彻斯特的薪酬高好几倍——简单翻倍都不够,最好是翻倍再翻倍,才比较稳。”
顾辙却面不改色:“那就翻倍再翻倍好了,四倍薪水。”
如今阴国非一流大学的理工科教授,稍微穷一点的一年也就四万英镑(就是除了牛津剑桥以外、但又不算太差的大学。爱丁堡、曼彻斯特、诺丁汉这些)
如果是专业稍微吃香一点、产学研结合紧密的,个人成绩再混得好一点,七八万英镑倒也有。
安德烈海姆的专业不算很吃香,但在业内还小有名气,如今估计也就十万英镑左右年薪。顾辙给四倍也不是给不起。
……
于是乎,又一周之后,5月20日,星期四。
大洋彼岸的曼彻斯特,安德烈海姆教授就拿到了一份offer。
“五十万美元年薪?到硅谷加盟一家科技公司,交流邀请人是斯坦福的布希维尔教授?可以提供斯坦福客座交流与参加学术会议的定期机会保障和津贴?”
看到这个邀约时,安德烈海姆等人说不心动那是不可能的,毕竟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