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番外一·少年游(3/5)
如意上学第一日,是个大晴天。
她才学骑马没多久,这几日都只敢在家中小跑,家中上下都不应允她骑马出门,她的小老师也不答应,便依旧只得坐车上学。
马车在巷子里穿行,约莫两刻便来到丹鹿书院大门外。
丹鹿书院位于南城,毗邻通济坊和朱雀门,正巧位于汴京内城,同城外的太学和国子监隔墙相望。
其山长为陆瑾,端是明理兼世之大家,也曾教导过裴明昉和裴少卿。
裴明昉的恩师麓苒先生如今依旧在丹鹿书院执教,主教策论,是当之无愧的大儒。
丹鹿书院兼济天下,不拘一格教导学生,对于学生出身未有限制,只要书院中先生应允,便能进书院就读。
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明百姓,皆可成为同窗。
而丹鹿书院也招收女学生。
同只教导女学生的彤心书院不同,丹鹿书院男女学生兼有,因此而言,课业也会更多。
骑马射箭,长拳舞剑,经史子集,明经刑名,行医问药皆有。
其开创者楚听风大家当年便是以官学“其所授受,又皆世俗之书、进取之业,使人见利而不见义”为由,才创办了丹鹿书院。1
从开创至今,丹鹿书院一贯便迎“四方之士有志于学,而不屑于课试之业者”,他们想通过讲学,通过教导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以“传斯道而济斯民”。2
然丹鹿书院行至今日,各科人才辈出,即便正经走科举之学生亦有大作为者,宰执堂官不在少数,因此,京中各家子弟以就读丹鹿书院为荣。
若有聪慧异常者,多会被送入丹鹿书院就读,待到十四五上下后,再另行抉择出路。
裴明昉这般根本就不用另行抉择,他一直在丹鹿书院读书,科考一路坦荡平顺,从未有过波折。
而裴少卿则就没有什么科举之心,他只想做个闲散诗人罢了。
赵允宁自也不为科举,他天生便是宗室子,有世袭罔替爵位,家中祖辈早年擅经营,财富颇丰,即便头上的爵位没了,依旧可以逍遥在世。
裴如意盘算来盘算去,在丹鹿书院正经读书的,似乎只有郑欣年。
而郑欣年今岁已过十六之龄,今年便要下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