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次生辐射(2/4)
种办法才有用处的原因。
很简单,如果材料不类似,那就意味着宇宙高能粒子撞击它们不一定会产生渺子,那这种办法自然就没有用处了。
但这同样意味着另一个难题。
仍旧是观测精度。
“我们的精度能否达到?”
庄云伟沉默了片刻,说道:“从理论上来说,能达到。但是……我们需要付出代价。我们需要扩建现有的中微子望远镜,并且,新建至少四个这种等级的中微子望远镜,如此,才能有可以接受的观测概率。”
在地球上之时,人们为了观测穿透力极强,甚至于整颗太阳对于它们来说都类似真空一般畅通无阻的中微子,会建造尽可能大的由超纯水、重水等介质所占据的容器,以此来提高与中微子产生反应的概率,然后借助切连科夫辐射,通过光电倍增管来捕获它们所产生的信号。
中微子望远镜通常建设在地下极深的地方,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防止其余类型粒子产生干扰的缘故。而衡量一个地方是否适宜建造中微子望远镜,则有一个指标,被称之为“渺子通量”。
因为渺子也具备极强的穿透力的缘故,建造在极深地下的中微子望远镜,同样会受到渺子的干扰。这让人们不胜其烦,为了屏蔽干扰,不得不尝试将中微子望远镜建造的更深。
这就意味着,中微子望远镜,也是可以用于探测渺子的。区别只在于,以往需要尽可能的屏蔽渺子的干扰,现在则转换了重心,不需要了。
面对庄云伟的话语,赵长星再一次进入到了思考之中。
此时此刻,远航号飞船位于广袤无垠的恒星际空间。距离最近的拉卡伊9352星,也有29光年远。
在这里是不可能得到任何物资补充的。而远航号飞船的物资储备并不充裕。
尤其是在现在,几乎丢失了之前所有动能的前提之下。
要不要扩建现有的中微子望远镜,再新建四个同级别的中微子望远镜,对于赵长星来说,同样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他知道,这已经是当前阶段,以人类文明的科技实力所能做到的极限了。几乎不可能再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
一方是可能对文明具备极高战略意义的重力炸弹。另一方,是原本就不充裕的物资储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