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二章 墨(2/3)
竹帘上摊开地更薄且韧。
这样制出来的纸不仅薄,还白润如玉,柔软匀密,拿在太阳下面一照,几乎看不出纹路,在上面写字,墨汁浸透而不晕,是而笔锋不散,制成书册存于家中,经年累月亦不泛黄。”
“如此说来,这几张纸倒是的确不像晏州纸。”慕流云听着老主簿的说法,点点头,又提出一种可能性,“那么会不会这种做生意的地方,未必会采买那种制作精良的上品纸,只是买一些便宜的用于记账之类用途,所以纸质有所不同?”
“不会。”于主簿摆摆手,对这一点十分笃定,“即便是寻常纸张,晏州那边常见的树皮作原料,也绝不会做出这种又黄又厚又粗又脆的纸品。”
“那若是松州一带呢?”慕流云立刻追问。
“松州?”老主簿捋了捋自己的胡子,“若是松州那倒是说得过去。松州干旱少雨,用来造纸的原料也不大相同,做出来的纸的确是色黄质脆,并且纹路比较明显。
方才我仔细瞧了瞧这纸上的字迹,见借据上所书字迹浓黑而无光,这正是松烟墨才有的。
松州之所以会以松为名,也是与其地松林茂密有关,制作松烟墨需要生长多年的古松,因而盛产松烟墨的地界,一般都是多松树的。
晏州附近不适宜松树生长,所以多用油烟墨,油烟墨所书字迹黑而光亮。
若说这借据是在晏州写下的,着实站不住脚,如司理所说,若是松州那倒是说得通。
我看这上面涉及到的银两可是不少,这位公子可得搞清楚了,找个明白人帮你核验一下字迹,可千万不要让人白白骗走了钱财呀!”
慕流云和袁牧向老主簿道了谢,离开了太平县衙,走的时候没有遇到孔县令,慕流云感到十分庆幸,这位老兄虽然县令做得有些无能,但考虑到脑袋上头还压着一个杨知府,他的种种窝囊便也可以理解了,更何况他骨子里的本性还是比较仁厚的。
以前因为有慕流云帮忙兜底,孔县令这两年倒也算是顺风顺水,舒舒服服,除了被上官抢功劳之外,也没有什么别的损失。
当然了,他也没有多少功劳可以给杨知府抢。
这样一个平庸的好人,以后离开自己这个“拐棍儿”,路好不好走也只能是自求多福,但是至少不要在这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