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第三十六城的责任(3/4)
就在一百多年前,当时的九位神官之中有近七人都是激进分子,他们主张将北域的彼此矛盾宣泄到南疆,借助侵占南疆的土地,来实现所有城池势力的扩张。这样的宗旨得到了更多人的响应,当时北域近六成城池都已经做好了战时准备,只待神官会议做出最后决定,他们便能挥师南下,痛快一战。
可当时会议的最终结果,确实取消南下,所有人休养生息,不得擅动。
如此大跌眼镜的决定自然遭到了众人的反对,所有人都无法接受这个结果,他们一度怀疑是那七位南下派的神官中有人变节,这才导致最后南下计划的取消。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当时的九位神官之中,那七人全部投票支持北伐,可就在七人以为大局已定之时,当时的上天罡三十六城城主却掏出了自己的城主令。与其他人的城主令不同的是,他的城主令上居然刻画着摘星祭血迹的符文。
原来,上天罡三十六城城主,作为天罡地支的看门人,每一届摘星祭都会被选为神官。而天巧城城主作为神官的唯一职责,便是在神官会议得出不利与北域的决定是,他拥有一票否决的权利!
“燕城主,如果其他八位神官不遵守天巧城城主的一票否决权,最后会有什么结果?”李游问道。
燕回答:“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敢违背,但我执掌城主令已有四十年,历任两届神官,我认为,如果其他八位神官违反了我的一票否决权,那么他们将如摘星祭的不愿接受名次下落的城主一般,被血祭摘去心脏。”
“原来如此。”
李游此刻终于明白了,制衡整个北域的摘星祭的运作原理。
摘星祭决定一百零八座城池的名次,神官会议则决定北域的发展和安定,而注定成为神官的天巧城,则是整个北域和平的守门人。最让李游惊讶的是最初完成这套系统的高人,将北域的乱局控制到如今这种程度,真不知这位高人到底是何身份。
同样,李游也终于明白了燕云屡次受袭,甚至一名c阶斗者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也要将燕云杀死的原因。
其实朱武要杀的不是燕云,他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夺取天巧城城主之位,毕竟最新一届的摘星祭即将来临,如果燕云在这个时候死亡或者受伤,那么必然无法在摘星祭中获胜。如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