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三聚氰胺糖葫芦(2/5)
地承包下去,果园也分成好几片,通过竞标的方式承包下去。
只不过姓宋的运气好,赚钱的苹果区和梨树都让几家姓宋的中标了。
建刚家中标的那一片,苹果树很少,大部分是山楂。
同样累死累活管理,摘山楂也比摘苹果费事,摘下来不值钱,还不好卖。
年前,建刚家的苹果早就卖光了,山楂却是只卖掉很少一部分,大部分存起来,过完年慢慢卖。
卖着卖着,剩下的就烂掉了。
据建刚说,他父亲有意把山楂树处理掉,栽苹果。
但是又苦于这是承包的,苹果树结果周期也要好几年,到时候承包结束,自己栽上的苹果树怎么算?
跟肥田村长商量了好多次,肥田不跟他拉人话。
所以山楂还是每年大丰收。
年前的时候,建刚又跟大仓说起来,父亲还是想砍了山楂栽苹果。
大仓表示坚决反对。
他知道过不了几年,当全社会都发现山楂浑身都是宝的时候,人们把山楂都捧到长寿水果的高度,那时候全国的山楂树都被砍得没几棵了。
梁进仓记得,过几年以后,山楂最贵的时候到了八块钱一斤。
而且还很稀缺,不好买。
要知道在八六、八七年,一斤猪肉也不过一块两毛钱,花八块买一斤山楂,而且这东西比较压秤,一斤也没多少个。
可想而知其珍贵程度。
不过此时此刻,建东从家里偷着扛出这一袋子山楂,十分兴奋。
毕竟家里积压了那么多山楂,其实就是压在家里人心上的一块石头。
卖又不好卖,可那总是辛辛苦苦的收成。
现在大仓跟他说狗咬和山鱼准备蘸糖葫芦卖,也就是说,他们家的山楂有可能找到销路了。
这对于他们全家人来说都是天大的喜讯。
但之所以要偷,就是这事要是让他的父母知道了,今天是绝对不可能把山楂从家里拿出来的。
即使你跟他们说八百块钱一斤,他们家也绝对不卖。
至少大年初一不卖。
老农民过年的忌讳特多。
正月里,尤其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前,老农民的所有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出门走亲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