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卌七章,兽医巫法(3/4)
脉对称的分布于人体的两侧,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每一经脉分别属于一个脏或一个腑,因此,十二经脉中每一经脉的名称,包括手或足、阴或阳、脏或腑三个部分。手经行于上肢,足经行于下肢;阴经行于四肢内侧,属脏,阳经行于四肢外侧,属腑。
……
人体穴窍,又称腧穴窍,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特殊部位。又称之为“节”、“会”、“气穴”、“气府”、“孔穴窍”。
穴窍、腧穴窍是“脉气所发”,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腧穴窍”并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而是与人体各部器官、奇经八脉、十二正经密切相连、互相输通。从内通向外,反应病痛,疼痛;从外通向内,接受刺激,防治疾病,用在兽医巫法上,就是前世的点穴功夫。
人体穴窍由十四正经上的六百七十一个穴窍和大约五十个经外奇穴窍组成。人体穴窍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阴阳转化。比如:阿是穴窍:除经穴窍之外,无固定部位与名称的穴窍,就是阿是穴窍,也叫不定穴窍,或天应穴窍。此外,经外奇穴窍:在经穴窍与阿是穴窍之外,还有经外奇穴窍。
十四条正经上一共有六百七十一个穴窍。人体穴窍,主要分布在十二正经脉,和任督二脉上,三百六十二个穴窍,每一条经脉上都有很重要的腧穴。比如五输穴、交会穴、络穴、郄穴、原穴、背俞穴、腹募穴、八会穴、下合穴等。
此外,保健穴窍,也是"人体主要穴窍",有足三里穴窍、中脘穴窍、关元穴窍、合谷穴窍、大椎穴窍、百会穴窍、太阳穴窍等。
这十四条正经分别是手太阴肺经是一个穴窍、手阳明大肠经二十个穴窍、足阳明胃经个穴窍、足太阴脾经二十一个穴窍、手少阴心经九个穴窍、手太阳小肠经十九个穴窍、足太阳膀胱经六十七个穴窍、足少阴肾经二十七个穴窍、手厥阴心包经九个穴窍、手少阳三焦经二十三个穴窍、足少阳胆经四十四个穴窍、足厥阴肝经三十四个穴窍、任脉二十四个穴窍和督脉二十九个穴窍。一共三百六十二个穴窍。
上述三百六十二个穴窍中,又包含了三百零九个双穴窍和五十三个单穴窍,双侧三百零九个穴窍加上五十三个单穴窍,总共六百七十一个穴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