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校园(2/4)
很有岁月的沧桑感。窗户下倚着墙摞着一堆堆大白菜,有的还夹杂着大葱、土豆。菜堆用塑料布严严实实的覆盖着,上面还加盖着一床废弃的破被褥。塑料布边角四周被砖块或石块压住,防止风大时吹的翻起。
李恺深吸了一口气,清新爽洁还透着一丝凉意的感觉直入肺腑。这时候还没有雾霾这个东西,呼吸时没有呛嗓子的感觉,很舒服,甚至有些提神醒脑的功效。
腿上有伤,不敢迈步幅度大,就慢慢溜达着。
李恺一边走,一边四处看着这个陌生又熟悉的生活区:
这里是厂卫生所,这里是幼儿园,这里是澡堂子,这里是锅炉房……
纵横交错宽窄不一的水泥马路,与湛蓝的天空辉映着,明亮而干净;上班的人匆匆忙忙的从四面八方汇集到生活区中间的主道上,逐渐形成自行车的洪流。洪流越汇集越壮观,最终挤满整个主道的上路,井然有序的涌出生活区大门,浩浩荡荡向机械厂奔去。到了外面的大马路,还会有水泵厂、农机厂家属院出来的“溪流”,进一步壮大这股汹涌澎湃的自行车“洪流”。
笔直高耸的水泥电线杆交织着错综的电线,如同蜘蛛网般,上面并排驻足着很多叽叽喳喳的麻雀;每两个电线杆的间隔位置中间,是一棵高大的杨树,冬季的杨树树枝基本都是光秃秃的,只是偶尔飘零着几片枯黄的叶子,在微风中摇曳;前几天下过雪,雪量不大,地面上化得干净,只是在树根处或墙角处残存着些许脏脏的痕迹;
没有绿化带,路边的人行道也都是夯实的土地面,水泥硬化或者铺成砖路还要等上5、6年。
红砖堆砌的房屋上,或蓝色或绿色或黄色的木质玻璃窗反射着柔和的朝晖,偶尔还会晃一下眼睛……
一切都是那么陈旧却又那么的亲切。
“同学,早上好。”
不知不觉,李恺走到了学校,校门左右各站着一排带着红领巾的学生,五指并拢,曲臂举过头顶,一边敬礼,一边大声问候。
“早上好。”李恺回着礼,然后就被身后不断涌入的学生簇拥着进了学校。
李恺循着记忆向教学楼走去。
安城机械厂子弟学校有小学和初中总共九个年级,每年级两个班,每个班四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