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五爷(3/4)
灌入一片五六亩地大的水塘,溢满后继续向东流淌,形成一条小溪,最终蜿蜒的流入贯穿安城的宁安河。溪面宽处有七八米,最深处不过一米,清澈见底。溪里有鱼有虾有河蚌,更多的是雨季成群结队的青蛙。
小溪没有官方的名称,因为水质清,水质软,村民都叫它“甜水溪”。
“老五爷”家就在“甜水溪”边上,距离也就二十来米,五六年前魔都的韩泽奇想出钱在村北边给“老五爷”重新起一座宅子,觉得现在住的地方有些阴冷潮湿,不适合岁数越来越大的老爷子,可老爷子说这儿清净,离山上家人的墓地也近,每天早上溜腿的时候都能去看看他们,所以就是不同意。最后还是李焱盯着把房子翻盖了,并从厂里焊了一套小锅炉给安上。
进了院子,李恺窜下车,李焱将车子靠在院墙上,疾步奔向正房,李恺李悰紧跟在其后。
推开门就瞅见“老五爷”坐在堂屋的椅子上,左手拄着手杖,乐呵呵的看着他们。
“五叔,咋了,哪儿又不舒服啦,我带你上医院。”李焱急切地说。
李前进,村里的小辈儿都叫他“老兵爷”,他也喜欢大家这么叫。他与李焱家算是本家,不过已经出了五服。李前进在家里行五,上面有一个姐姐三个哥哥,但现在是孤家寡人一个。
李前进的父亲,1937年为了给妹妹一家报仇,进城偷袭了巡街的鬼子,用猎枪干死一个鬼子少佐,但最后没能摆脱鬼子的追捕,用自制的土炸弹和两个鬼子同归于尽;大哥1940年牺牲在“百团大战”的战场上;二哥1942年牺牲在“反扫荡”的战斗中,同年母亲和三姐死在鬼子扫荡的飞机轰炸中;四哥1949年牺牲在解放战争的兰州战役中。
1952年,李前进在朝鲜战场上受重伤,炮弹就炸在身边,丢了四根手指,捞了一身弹片。
1953年,李前进因伤退役,拒绝组织上给安排的城里工作,回了老家,成为伴山屯村支部书记,直到1985年,宿疾和身体里残留的弹片严重影响他的健康和行动,他才主动辞去村支书的职务。
“炉子来啦,莫事儿,叔这身子骨且能坚持呢,就是想你了。”老爷子乐呵呵的说着,然后目光看向李恺。
“五爷爷。”李恺脆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